得,今天就来聊聊我去加尔各答那趟的经历。也没啥特别高大上的计划,就是有天刷帖子,看到有人说起这地儿,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以前老听人说印度怎么怎么样,加尔各答这名字也挺有年代感的,就琢磨着,干脆自个儿去瞅瞅得了。
行前准备那点事儿
决定了要去,第一件事儿就是看机票。我这人懒,不喜欢太折腾,就想着找个方便点的。搜了一圈,发现从昆明转机过去还行,时间也还凑合,记得好像是东航的MU555,大半夜起飞。行,就它了!签证这些提前办也没啥大波折,按部就班来就行。收拾行李嘛就想着那边肯定热,短袖短裤使劲塞,防晒霜、帽子啥的也不能少。对,还特地备了点肠胃药,毕竟都说那边水土可能不太一样,有备无患嘛
出发,人在囧途(并不囧)
到了出发那天,我先从自个儿城市飞到昆明。在长水机场晃悠了好几个小时,吃了顿不咋地的机场餐,就等着登机了。坐红眼航班真不是啥享受,困得迷迷糊糊的。上了飞往加尔各答的飞机,也没啥特别的,就是有点小激动,毕竟是去一个全新的地方。飞机上大部分时间都在睡,或者半梦半醒地琢磨着到了那边会是啥样。
终于落地,加尔各答初体验
飞机一落地,迷迷糊糊跟着人流往外走。一出机场大门,嚯!那股子热浪夹杂着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就扑面而来。跟咱们这儿是真不一样。机场外面乱糟糟的,全是拉客的出租车司机,叽里呱说着听不太懂的英语。我提前订了酒店,就找了个看起来还算靠谱的预付费出租车柜台,把地址给他们看,交了钱,拿了票,这才算心里踏实点。
坐上那出租车,好家伙,一路上的喇叭声就没停过。路况也挺刺激的,各种车、人力车、行人横冲直撞,感觉司机师傅都是神仙,能在这种情况下安稳开车。路边的建筑看起来都挺旧的,颜色也斑驳,但就是有种特别的味道。
暴走加尔各答,用脚丈量这座城
在加尔各答那几天,我基本上就是靠两条腿和当地那种黄色的“大使牌”出租车瞎转悠。没啥特别的规划,走到哪儿算哪儿。
- 维多利亚纪念堂:这个算是地标了。大白建筑,挺壮观的,前面草坪上好多当地人歇着。进去溜达了一圈,感觉就像回到了殖民时期似的。
- 豪拉大桥:这桥也是个传奇。我特地跑去看了看,桥上那个车水马龙,简直了!各种车,各种人,还有牛!真是个神奇的地方,感觉整个城市的血液都在这桥上流淌。
- 特蕾莎修女故居:这个地方给我的感触挺深的。小小的院子,很安静,跟外面嘈杂的世界完全是两个样子。看了看修女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也挺敬佩的。
- 街头巷尾:我特喜欢在那些小巷子里钻。能看到最真实的当地人生活。路边摊贩、老旧的房子、踢球的孩子,还有随处可见的神龛。虽然有些地方看起来挺破的,但生活气息特别浓。
我还去了趟大学区,那边书店特别多,氛围也好一些。感觉整个城市就是新旧交织,富裕和贫穷挨得特别近,冲击力挺强的。
舌尖上的加尔各答,挑战与惊喜并存
说到吃,一开始我还真有点儿犯怵。街边那些小吃看着诱人,但又怕肠胃受不了。后来还是鼓起勇气尝试了一些。比如那种炸的空心小球球蘸酱汁吃的(后来知道叫Pani Puri),味道挺奇特的,酸酸辣辣。还有路边的甜茶,Masala Chai,小杯子装着,热乎乎的,味道浓郁,我挺爱喝的。
正餐也吃过几家当地餐厅,咖喱肯定是少不了的。各种糊糊,配着米饭或者饼吃。味道嘛刚开始有点不习惯,吃多了也就那样,有些还挺好吃的。吃这方面,只要自己注意点卫生,还是能找到不少好东西的。
一些零碎的感悟
加尔各答这地方,怎么说,它不是那种第一眼美女。甚至有点儿“脏乱差”。但是,你待久了,慢慢咂摸,又能品出点儿不一样的味道。那种浓浓的人间烟火气,那种历史沉淀下来的厚重感,还有当地人那种在困苦中依然乐天的劲头儿,都挺让人印象深刻的。
交通是真头疼,堵车堵到天荒地老,喇叭声能把人逼疯。天气也热,湿度大。但这些好像也成了它的一部分。这回实践,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体验,体验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虽然过程有点“糙”,但收获还是挺多的。至少,我知道了,,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个地方,是这样活着的。
下次有机再去印度,可能还会选个别的城市看看,但加尔各答这回的经历,肯定是忘不了了。挺挺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