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捣鼓“ALLA”这玩意儿的经历。说起来也是一把辛酸泪,不过总算是弄出点名堂来了。
最初的念头
这事儿挺秃然的。我手上积压了一堆乱七八糟的资料,有的是工作上的,有的是自己平时瞎琢磨的一些笔记,还有些是从网上扒拉下来的好东西。时间一长,找个东西比登天还难,桌面乱得跟打过仗似的。我就寻思,得整个啥玩意儿把这些东西归拢归拢,不然迟早得疯。
起名字的时候,也是一拍脑袋。我记得当时瞅见一本杂志上提了一嘴“Alla”这个词,好像是说这名字听着就还行,好记。我也没多想,觉得念着顺口,就它了!也没去查什么阿拉巴马州图书馆协会之类的,纯粹就是觉得这几个字母拼一块儿不难看。
动手开干
第一步,当然是瞎琢磨阶段。 我先是拿纸笔画了个大概的框架,想着要有哪些功能。比如,最基本的,能存东西?能打标签?能搜索?这些都是刚需。然后又想,能不能搞个分类?能不能预览一下文件内容?越想越多,感觉摊子铺得有点大。
第二步,选择工具。 我本身对编程这块儿也就会点皮毛,复杂的我也搞不定。一开始想着用现成的笔记软件,试了好几个,总觉得要么太臃肿,要么就是缺胳膊少腿,不合我心意。后来一狠心,决定自己瞎鼓捣一个简单的。找了些入门的教程,挑了个看起来比较容易上手的路子,就开始敲代码了。那段时间,天天晚上就是对着屏幕,眼睛都快瞎了。
中间的折腾。 那真是状况百出。一会儿是这里报错,一会儿是那里不对劲。为了解决一个小小的问题,我能把各种文档翻了个底朝天,有时候一个问题能卡我好几天。记得有一次,为了实现一个简单的拖拽上传功能,我愣是研究了好几个不同的库,才勉强搞定。那时候真是,头发都多掉了好几根。
我还拉着我几个朋友帮我测试,他们也是各种吐槽。有的说界面太丑,有的说操作不方便,还有的说速度太慢。我,就耐着性子一点点改。毕竟是自己亲手做的东西,再丑也是自己的娃。
磕磕绊绊的成果
经过了差不多小半年的折腾,这个“ALLA”系统总算是能用了。 虽然界面还是简陋得很,功能也算不上强大,但至少满足了我最开始的需求:
- 资料归档: 我把电脑里那些杂七杂八的文件、笔记、图片都扔了进去。
- 标签分类: 给每个文件都打上了好几个标签,这样按标签一搜,相关的东西就都出来了,比以前大海捞针强多了。
- 简单搜索: 做了一个马马虎虎的搜索功能,虽然比不上专业的搜索引擎,但找找自己存的东西还是够用的。
这东西跟市面上那些成熟的产品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但对我个人来说,它解决了我的大问题。而且整个过程下来,我自己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对很多以前模模糊糊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种从无到有,把一个想法变成现实的感觉,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现在这个“ALLA”还在我电脑里跑着,虽然偶尔也会出点小毛病,但大部分时间都还算稳定。对我来说,它不只是一个工具,更像是我那段折腾岁月的见证。分享出来,也就是图一乐,希望大家别笑话我这粗糙的手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