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我最近瞎琢磨的这个“齐达内马赛回旋”。最开始就是瞅着球场上那些大神用这招过人,那叫一个帅!心里就痒痒,寻思着咱也得练练,指不定哪天野球场上也能秀一把。
最初的冲动与准备
我就在网上搜罗各种视频,主要是齐达内本人的集锦,还有一些教学分解。看人家做得行云流水,轻轻松松就把人晃过去了,感觉好像也不是特别难。于是乎,找了个周末,揣上我那颗磨得快没皮的足球,就去楼下那块还算平整的小空地开始了。
准备工作?说实话也没啥特别的,就是一双穿惯了的球鞋,一颗球,还有一颗不怕出糗的心。对了,我还特意多喝了两口水,生怕把自己给练抽抽了。
笨拙的起步与反复摸索
刚开始练,那可真是惨不忍睹。脑子里想着动作要领:右脚踩球后拉,身体顺势向右后转身,同时左脚支撑,然后右脚再把球从身体左侧拨出去。听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球要么直接从脚底板溜走了,要么就是我这身子转过来了,球还愣在原地。好几次差点把自己绊倒,那狼狈劲儿,幸亏周围没人瞅见,不然得笑掉大牙。
我发现最大的问题是连贯性和身体的协调。视频里看着人家脚踝轻轻一抖,身体一晃就过去了,我自己做起来就跟个笨拙的企鹅似的。脚下拉球的力度,转身的时机,还有拨球那一下的触球部位,差一点都不行。
于是我就把动作拆开练:
- 先练踩球后拉:就原地,右脚踩住球,往后轻轻拉,感受球在脚下的滚动。练了得有小半天,找到点感觉了。
- 再练转身:不带球,就空身练那个转身的动作,找到身体的轴心,尽量转得稳当点。
- 然后是拨球:想象着球在那个位置,用脚弓或者外脚背去拨。
这几步分开练熟了点,我就尝试着把它们连起来。一开始还是不行,球不是飞了就是停了。我就放慢速度,跟电影慢动作似的,一点一点地做。汗珠子噼里啪往下掉,T恤都湿透了,但心里那股劲儿还在。
汗水浇灌下的小小进步
就这么练了大概一个多礼拜,每天下班抽个把小时去那块空地上磨。慢慢地,好像找到点门道了。最明显的感觉是,踩球、转身、拨球这三个动作开始能稍微连贯起来了。虽然还是有点卡顿,不像人家那么丝滑,但起码球能跟着我转过来了,也能往前拨出去了,不再是人过去了球还在原地思考人生。
我还特意摆了几个障碍物,比如矿泉水瓶子,试着去“过”它们。成功率嘛一开始也就十次能成个一两次,但每次成功,心里那个美滋滋,就跟夏天喝了冰镇汽水一样爽!
记得有一次,我连续做了三四个还算像样的马赛回旋,虽然速度慢得跟老牛拉车似的,但那种掌控感,那种“我好像真的会了那么一点点”的感觉,真的特别鼓舞人。
持续的打磨与未来的期许
这个动作我算是初步掌握了,但离“精通”或者“实战可用”还差得远。速度提不上去,一快就容易变形,或者球控不住。而且在有人干扰的情况下,能不能做出来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所以我打算继续加强练习。重点是提高动作的熟练度和连贯性,争取能把速度提起来。再有就是,尝试在跑动中去做这个动作,毕竟实战中可没那么多时间让你原地摆好姿势。
虽然齐达内那种大师级的境界,咱这辈子估计是达不到了,他那个马赛回旋,简直就是艺术品,优雅又致命。但咱也不求那个,能在野球场上偶尔灵光一现,成功晃过一两个人,享受一下足球带来的快乐,那也就值了!这玩意儿,就跟生活里很多事儿一样,不下功夫琢磨,不流点汗,光看不练,那是永远也学不会的。继续练,没准儿哪天真能留下个潇洒的“背影”,哈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