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艾克萨姆”折腾记
说起这个艾克萨姆,我一开始还真没太当回事儿。最早知道他,还是好几年前,那会儿他还刚进NBA,顶着个高顺位新秀的名头,说是澳大利亚的天才后卫,身体素质那是噌噌的。
那时候我也就看看球,跟着瞎起哄。结果?这家伙就跟玻璃人似的,打一场歇三场,不是这儿伤了就是那儿痛了。天赋是肉眼可见的但就是不耐用,你说气不气人。后来慢慢地,也就没啥声音了,好像就从NBA消失了似的,我还以为他得回去干点别的了。
直到前段时间,我自个儿身上也出了点小毛病。也不是啥大事儿,就是长时间坐着,腰酸背痛,感觉整个人都锈住了。想运动,又懒得去健身房,办了卡也是浪费钱。我就寻思着,得找个简单点的法子,在家里就能捣鼓的。
这时候,我偶然又看到了艾克萨姆的消息。
这家伙居然没放弃!跑去欧洲联赛打球了,好像还在什么亚得里亚海联赛拿了个冠军,挺牛的。然后,更让我没想到的,独行侠又把他给签回来了,还穿上了0号球衣。看到这新闻,我当时就琢磨,这哥们儿真是能折腾,受了那么多伤,还能一次次爬起来,从头再来,这份毅力不简单。
我就想,他都能这么坚持,我这点小毛病算于是乎,我就开始了我的“艾克萨姆”式折腾计划。我不是去打篮球,我这身子骨可经不起那强度。
- 第一步:找家伙事儿。我想起以前在哪儿看过,说弹力带是个好东西,不占地方,练起来也方便。我就上网淘换了几根不同磅数的弹力带,花花绿绿的,看着还挺喜庆。
- 第二步:瞎琢磨动作。刚开始,别提了,笨手笨脚的。对着网上找的那些教学视频,什么开肩、扩胸、深蹲辅助,做得是七扭八歪。那弹力带有时候还“啪”一下弹到自己,疼得我龇牙咧嘴。
- 第三步:硬着头皮坚持。每天就抽个十几二十分钟,在客厅里比划。有时候下班回来累得跟狗似的,真想往沙发上一躺就不动了。但一想到艾克萨姆那家伙,在欧洲那种对抗强度下都能坚持,我这点运动量算个屁。咬咬牙,也就练下来了。
效果不明显,就是拉几下就气喘吁吁,感觉骨头架子都要散了。但我告诉自己,就跟艾克萨姆似的,从头再来嘛慢慢积累。练了一周,感觉好像肩膀松快了点。练了两周,做动作的时候,那弹力带好像也没那么“犟”了。
整个过程,挺枯燥的。
不像看球赛那么刺激,也没有人给我加油鼓劲。就是自个儿跟自个儿较劲。有时候练烦了,我就打开手机看看艾克萨姆的集锦,看看他那些突破、传球,再想想他背后受的那些伤,吃的那些苦,心里头就又有点劲儿了。
虽然离什么“脱胎换骨”还远着,用弹力带也练不出啥八块腹肌,但至少感觉身体没那么僵硬了,腰背也舒服了不少,最主要是养成了一个小习惯。每天不动弹一下,反而觉得缺点这可能就是我的“艾克萨姆”实践,不求多大成就,就图个坚持,图个慢慢变好那么一点点。
所以说,这艾克萨姆,虽然我没法像他那样在篮球场上飞奔,但他这种不放弃、能折腾的精神,确实给了我不少启发。生活里嘛谁还没点小挫折小困难,学着他那样,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折腾折腾,说不定也就过去了,还能有点小收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