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捣鼓“ifk”这玩意儿的经历。一开始瞅见这仨字母,我也是一头雾水,心想这又是啥新出的幺蛾子?
初识“ifk”
那天,我记得挺清楚的,就跟平时一样,埋头在电脑前面敲敲打打,整理最近的一些项目资料。突然,项目经理老王发了个文档过来,标题挺唬人的,叫什么“项目关键节点梳理(ifk版)”。我当时就蒙了,这“ifk”是啥玩意儿?新出的技术框架?还是什么行业标准?我寻思着我这天天接触新东西,咋就没听说过?
我先偷偷摸摸在公司内部的知识库里搜了搜,啥也没有。这就奇怪了,按理说公司内部用的东西,多少也得有点记录。然后么,我就仗着自己脸皮厚,去问了旁边刚毕业的小李。“小李,你听说过‘ifk’这东西没?”小李也是一脸茫然,摇了摇头说:“没,哥,这是啥新技术吗?”
探索与困惑
得,小年轻指望不上,我又跑去问组里的老张,老张是我们这儿的“老人”了,经验丰富。老张戴着老花镜,眯着眼看了半天我发过去的文档名,说:“,ifk,好像在哪听过,你等等,我给你查查。”
结果他捣鼓了半天,给我发了一堆链接,点开一看,好家伙,内容五花八门:
- 什么瑞典的足球俱乐部,叫IFK哥德堡啥的,我想这跟我们项目八竿子打不着。
- 还有说什么“土著森林知识”的英文缩写,这就更离谱了,我们是搞技术的,跟原始森林没啥关系。
- 甚至还有德语的一些机构缩写,看得我头都大了,这都哪儿跟哪儿!
老张也有点不好意思,说:“看来也不是这些,我可能记岔了。” 我当时那个心累,感觉这“ifk”跟个谜语似的,越猜越糊涂。我就纳闷了,老王整这么个缩写,也不给个解释,这不是折腾人嘛
真相大白与反思
实在没辙了,我硬着头皮,直接在项目群里@了老王:“王经理,那个文档里的‘ifk’具体是指啥?我这边查了半天没太明白。”
过了大概几分钟,老王回复了,内容让我哭笑不得。他发了个捂脸的表情,然后说:“,那个ifk,就是‘我已经反馈了’的拼音首字母缩写,我懒得打字。”
我当时屏幕前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搞了半天,就这?!“我已经反馈了”?!这缩写也太他娘的随意了!合着我又是查资料,又是问同事,折腾了小半天,结果就这么个玩意儿。真应了那句话,有时候你觉得高深莫测的东西,可能真相简单到让你想打人。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让我琢磨了挺久。咱们这行,有时候就是这样,很多东西看着高大上,说白了就是那么回事儿。有时候咱们自己内部,也老爱整些黑话、简称,新来的同事,或者跨部门合作的时候,就特别容易懵圈。就比如我们之前搞的那个用户反馈系统,一开始也是各种高大上的名词堆砌,什么“用户画像精准定位”,“多维度情感分析”,听着都玄乎。结果真正上手做起来,不就是把用户提的意见分分类,看看哪些是骂人的,哪些是提建议的,哪些是咨询的嘛核心功能就那么几个,关键是做得细不细,响应快不快。
这“ifk”事件,也算给我提了个醒,以后不管遇到啥新鲜词,先别慌,多问问,多琢磨琢磨,尤其是在团队内部,沟通还是得清晰明了,别自己给自己设坎儿,也别给别人添堵。踏踏实实把手头的事儿做比啥都强。这“ifk”虽然是个乌龙,但也算是个有趣的经历了,记录下来,也算给自己提个醒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