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扯扯“吉尔”这个话题。说起吉尔,特别是游戏里的那位,网上吵得那叫一个凶。新版好看还是旧版经典,脸模到底是谁,吵来吵去,谁也说服不了谁。有时候就爱钻牛角尖,总觉得得亲自搞明白才行。
我的“吉尔”实践初体验
那时候,我也是闲得发慌,工作上遇到点瓶颈,天天回家就对着屏幕发呆。看着那些争论,我突然脑子一抽,决定自己“实践”一下,搞清楚吉尔的魅力到底在哪,或者说,哪一款“吉尔”才是我的菜。
第一步,当然是“考古”。我把那些老掉牙的《生化危机》系列翻出来,从PS1那马赛克吉尔,到后来稍微高清点的,再到重制版那个引爆话题的新形象,一个个看,一个个品。不光是脸,还有她的动作、说话的语气、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我甚至还做了笔记,跟做学术研究似的,把不同版本的特点都列出来,试图找个“最优解”。
实践升级:生活中的“吉尔模式”
光看肯定不够劲。我寻思着,吉尔不是以生存能力强、坚韧不拔著称吗?那我干脆在现实生活中模仿一下,体验体验所谓的“吉尔精神”。没错,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接下来一周,我要用“吉尔模式”过日子。
你们可能觉得我疯了,当时我老婆也是这么看我的。具体怎么做?
比如去超市买菜,我脑子里就自动代入“资源搜集”模式。货架是“补给点”,购物车是“背包”,连看打折商品都觉得是在“节省弹药”。走路都特意观察四周,生怕角落里窜出个什么东西,搞得跟演谍战片似的。
家里灯泡坏了,以前直接喊物业。那周我偏不,翻箱倒柜找工具,自己摸索着换,美其名曰“危机环境下的自救能力”。结果?差点把电闸给搞跳了。
还有,我刻意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学吉尔那种“独行侠”的感觉。结果就是,朋友约我吃饭我都找借口推了,搞得大家以为我出了啥事。
那段时间,家里人看我的眼神都怪怪的。我妈还悄悄问我老婆,我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了,精神有点不正常。
实践的我悟了
那么,这一通折腾下来,我找到“完美吉尔”了吗?
屁都没有!
折腾了一圈,我发现这事儿压根就没有标准答案。旧版的吉尔有她的经典味道,新版的吉尔也有她的现代魅力。每个玩家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吉尔,这玩意儿就跟豆腐脑是甜是咸一样,争不出个所以然。
但我这瞎折腾也不是全无收获。我倒是明白了,吉尔这个角色之所以这么多年还被人津津乐道,不是因为她某个特定的脸模或者服装,而是她那种在绝境里永不放弃、努力求生的韧劲儿。这种精神,在哪个版本的她身上都能看到。
说白了,我当初搞这个“吉尔实践”,纯粹是闲的,也是一种逃避。 工作不顺心,生活有点闷,就想找点奇奇怪怪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虽然没解决根本问题,但这么一折腾,心情倒是放松了不少,也算是个意外收获。有时候瞎琢磨点也挺有意思的,至少能让自己乐呵乐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