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拿乔”大师
今儿个,咱就聊聊“托大拿乔”这码事儿。别笑,我跟你们说,这玩意儿我还真亲身捣鼓过,效果那是杠杠的。那得从我刚出来混那阵儿说起,那时候整个就一愣头青,啥规矩都不懂。
我们那摊儿,有个老油条,官不大,但资格老。那哥们,干活儿也就那么回事儿,可那派头,啧啧,端得那叫一个足。屁大点儿的事儿,你要是求到他跟前,他能给你磨叽上半天。一上来就是眉头紧锁,唉声叹气,把那事儿说得比登天还难,好像没他就地球不转了似的。完事儿了,就开始旁敲侧击,意思就是你看我为你这破事儿,得搭进去多少人情,费多少口舌。整得你跟欠了他八辈子钱一样,心里那个堵。
刚开始,我还真就吃他这一套。每次找他,都跟耗子见了猫似的,哆哆嗦嗦,生怕哪句话不对付,把这位大爷给惹毛了。事儿办妥了,还得屁颠屁颠买点烟酒孝敬过去,心里头那个憋屈劲儿就别提了。
我的“托大”实践之路
又有一次,摊上个事儿还得找他。我这脑瓜子就开始转悠了,老这么下去,天天跟供菩萨似的,这也不是个办法。我就想起我老家那边一句糙话,叫啥来着,“你想拿乔,爷就给你抬轿”,话糙理不糙。他这不就是想让人捧着他,显着他牛掰嘛
那天,我一咬牙一跺脚,得,今儿个爷就试试怎么“托”他!啥叫“托”?我那会儿的理解特简单,就是顺着他的驴毛捋,他爱听咱就捡啥说,把他给哄高兴了,看他还能怎么“拿”!
我是这么一步步来的:
- 头一步:姿态放低,好话先喂饱。 我颠儿颠儿跑过去,一见面,先是一顿天花乱坠地猛夸。我说:“张哥(打个比方,他姓张),这事儿,我琢磨了一宿,除了您老出马,别人谁来都得抓瞎!您这经验,这能力,这点小事儿在您这儿,那不就跟玩儿似的嘛” 我瞅着他那紧锁的眉头,立马就松快了不少。
- 第二步:主动卖惨,突出他金贵。 等他老一套开始哼唧,说这事儿多麻烦多棘手的时候,我可不像以前那样干着急了。我赶紧接茬:“可不是嘛张哥!我知道这事儿肯定让您费老大劲了,要不是真没辙了,我哪敢惊动您这尊大佛!我们这些毛头小子,啥也不懂,全靠您这样的老江湖带着!” 我就差没直接喊“张哥威武”了。
- 第三步:他“端”一下,我“举”三下。 他每念叨一个难处,我就立马点头如捣蒜,表示万分理解,然后变本加厉地吹捧他的能耐和付出。比如他说:“这事儿,我得去求爷爷告奶奶,好几个部门,麻烦!” 我就赶紧说:“那可不!张哥您这面子大,走到哪儿都好使,协调能力又是一绝,这事儿也就您出马能摆平!我们要去,估计连门朝哪开都找不着。”
我跟你讲,这么几番操作下来,那效果,是立竿见影!那位张哥,脸上那表情,舒坦得就跟三伏天猛灌了一大口冰镇酸梅汤似的。以前能拖你三五天的事儿,那天他三下五除二就给办利索了。办完了,他还特意拍拍我肩膀:“小王,以后有事儿言语一声,甭客气!” 我当时心里那个美,这法子还真他娘的管用!
实践后的那点儿心得
打那以后,我就算是摸着点儿“托大拿乔”的门道了。说白了,好多人爱“拿乔”,图不就图个面子,图个被人在乎,想刷刷自己的存在感嘛你把他给“托”到位了,让他舒坦了,他自然就犯不着再跟你这儿端着了。
当然喽,这招也不是啥灵丹妙药,包治百病。要是真碰上那种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纯心找茬儿的主儿,你再怎么“托”估计也白搭。但对付大多数爱摆点小谱儿、图个心理满足的人,你稍微用点心思“托”一下,给他个坡下驴,很多时候事儿就能顺顺利利地办了。
这事儿都过去好些年头了,现在回想起来,也算是我刚出道那会儿一个挺逗的经历。有时候,你硬着来,反而容易把事儿搞砸,换个角度,使点“巧劲儿”,说不定就有奇效。咱也不是说要学那些溜须拍马的,就是具体人具体对待,该“托”的时候,你也别抹不开面儿。能把事儿干成,那才是硬道理,大伙儿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