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今天咱们聊聊这个“迪金森”的事儿。我寻思这不挺简单的嘛不就那谁谁谁嘛
我这人就喜欢动手捣鼓,所以第一步,肯定是先上网扒拉扒拉资料。我记得模模糊糊好像是个挺有名的诗人,女的。果然,一搜“迪金森”,哗出来一堆,打头的多半就是那个艾米莉·狄金森。美国老诗人了,名气挺大,说是跟惠特曼齐名,作品一堆,《我从未见过荒野》什么的,挺文艺的。资料里还提到她深居简出,一辈子没嫁人,诗都是死后才被她妹妹发现整理出版的,一下子就火了。这人生经历,也挺传奇的。
看到这儿,我心想差不多了,这“迪金森”不就是这位女诗人嘛实践记录嘛就是把了解到的东西记下来。我当时还琢磨着,可以从她的诗歌风格入手,再聊聊她的生平对创作的影响啥的。
结果我手贱,又往下翻了翻搜索结果,蹦出来另一个迪金森——哈里斯·迪金森。嚯,这一下给我干懵了。点进去一看,好家伙,英国演员,95后的,还挺帅,什么“新IT Boy”,演过啥啥啥的电影,还登过杂志封面,说是啥“忧郁文艺气质”。
当时我就有点蒙圈。这俩迪金森,一个写诗的,一个演戏的;一个19世纪的美国人,一个21世纪的英国小伙;一个早就作古了,一个正当红。这都哪儿跟哪儿?我一开始光想着那个女诗人了,压根没料到还有这么一位同姓的后起之秀。
得,这下实践内容可就丰富了。我赶紧把这两个“迪金森”的资料分开整理。先是把艾米莉的生平、代表作、文学地位什么的又仔细看了看,确保信息没弄错。比如她出生在马萨诸塞州,受过良好教育,但后来就基本待在家里,写了差不多一千八百首诗,生前就发表了几首。
然后,我又掉过头去研究那个哈里斯·迪金森。看了看他的作品年表,媒体评价,还有一些采访片段。发现这小伙子上升势头挺猛,演技也受到认可,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形象挺正面的。
这实践过程也简单,就是把这两个人的生平、作品啥的,都拉出来对比着看了一遍。 我发现除了姓一样,其他真是八竿子打不着。一个用文字探索内心和永恒,一个用表演诠释不同的人生。
我为啥突然琢磨这事儿?也不是闲的。主要是前几天跟一哥们儿聊天,也不知道咋就聊到文学了,我随口提了句“迪金森”,意思是艾米莉。结果那哥们儿一脸兴奋,说‘,那个演《悲情三角》的?演技真不错!’ 我当时就愣住了,心想这都什么跟什么?驴唇不对马嘴。后来一琢磨,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哈里斯·迪金森。这不就岔劈了嘛就因为这事儿,我才特地把这两个“迪金森”都给捋了一遍,也算是给自己扫扫盲。
这实践下来,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有时候这名字一样,或者听着耳熟,还真得多留个心眼,不能想不然就容易闹笑话,或者理解跑偏。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指不定在哪个领域就冒出个名人。我这回算是长记性了,以后提人名,尤其是不太大众的,或者容易混淆的,还是说全乎点儿或者加上个限定词,省得产生误会。这算是我今天实践“迪金森”这个主题的一点小小心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