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掩护犯规,真是让我头疼了好一阵子。以前打球那会儿,我可是掩护犯规的常客,哨声一响,十有八九就是我。队友也纳闷,教练也摇头,我自己也挺郁闷的,感觉好心给队友创造机会,结果弄巧成拙,还送对方球权。
痛定思痛,开始琢磨
后来被吹得多了,自己也琢磨,也看人家高手怎么弄,还特意找了些比赛录像慢放,就盯着那些掩护动作看。我发现问题主要出在几个方面:要么是我动了,想去“找”那个防守人;要么是给的空间不够,人家一转身就撞我怀里;还有时候,就是急吼吼地没站稳,跟个不倒翁似的。
我的实践小步骤
我决定从最基础的开始练。我告诉自己,掩护不是去撞人,是去“占”一个合法的有利位置。基于这点,我给自己定了几个规矩,并在日常的训练和野球局里刻意去执行:
- 第一步:选位置。 我会提前判断持球队友的突破路线和防守人的位置,然后移动到预计的路线上。重点是“提前”,别等人家过来了你再慌忙站过去。
- 第二步:站稳当。 这是核心!我要求自己双脚必须牢牢扎在地上,不能有任何的移动,尤其是在接触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时候。我练过一种感觉,就是想象自己是一堵墙,纹丝不动。双脚打开与肩同宽,或者稍微宽一点,膝盖微微弯曲,保持重心稳定。
- 第三步:给空间。 这点以前老吃亏。我学到的是,你得给防守队员留出至少一步的正常反应和躲闪空间。不能突然就杵人家脸前,那不吹你吹谁。我开始有意识地判断距离,确保人家有路可走,只是那条路被我“合理地”挡了一下。
- 第四步:别伸手。 以前老想着用胳膊去“辅助”一下,比如稍微拦一下,或者感觉要倒了就伸个手撑一下对方。现在我明白了,胳膊要么自然下垂,要么抱在胸前,绝对不能有多余的推、拉、拽的动作。手一伸,犯规的概率就大增。
- 第五步:多沟通。 我开始主动跟持球队友沟通。比如我会喊一声“我来了!”或者“左边/右边掩护!”让队友知道我的意图和位置,这样他也能更好地利用我的掩护。以前闷头就上,有时候队友都没反应过来。
实践下来,效果咋样?
自从我把这些细节抠明白了,并且在场上反复实践,效果立竿见影。被吹掩护犯规的次数直线下降,几乎没了。我发现我的掩护质量也高了,能实实在在地帮队友挡出空位,或者延误防守,给他们创造出手机会或者突破空间。挡拆打起来也更有威胁了。
说白了,掩护这活儿,看着简单,门道不少。不是光凭一股子蛮劲儿就能干好的。得多观察,多思考,最重要的是,得多在场上实践,把那些正确的动作变成肌肉记忆。现在看一些野球场,还是很多人稀里糊涂的,要么移动掩护,要么撅个屁股就把人顶飞了,那不吹你吹谁。这玩意儿,真是基本功,得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