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来聊聊“跑轰战术”这玩意儿。说起来,这可不是光听个名儿就觉得特厉害那么简单,我自己是正儿八经带着队伍练过、用过的,里头的甜酸苦辣,门道可多了去了。
最初的想法和准备
记得那会儿,我们球队不高不快,阵地战打起来老是便秘,进攻磕磕绊绊的。我就琢磨,咱们是不是得换个活法?看人家NBA有些队伍,球呼呼地往前场跑,咣咣咣就是投,看着真过瘾。我就寻思,咱们是不是也能试试这种“跑起来就打”的套路?
第一步,就是统一思想。我把大伙儿召集起来,开了个小会。也没说啥高深理论,就说:“兄弟们,咱们以后打球,就一个字——快!拿到球就往前冲,有机会就投,别犹豫!” 当时队员们听着都挺兴奋,觉得新鲜刺激。
第二步,就是找人。跑轰这玩意儿,对球员要求挺高的。你得有能控球快速推进的后卫,得有能跑能跳、还能拉到外线投篮的锋线,甚至中锋都不能太慢,最好也能跟着跑起来,有机会还能扔个中远投。我当时就扒拉队里的人,看看谁适合干这个。
实践过程中的磕磕绊绊
理论说完了,就得上场练了。那叫一个乱!
- 失误满天飞:球是快起来了,但传球失误、运球被断,那简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球刚过半场,人还没落稳,球就不知道飞哪儿去了。
- 瞎打胡投:强调快速出手,结果变成了不管机会好不拿到球就扔。命中率那叫一个惨不忍睹,篮筐都快被我们砸歪了。
- 防守跟不上:光想着进攻快,结果退防根本来不及。人家一个长传,我们后场就空了,被打反击打得是稀里哗。那段时间,输球是常事儿。
那会儿,我真是天天愁得不行。我就开始调整,从最基础的抓起。先练快速运球推进,练行进间的传球。然后是快攻中的多打少配合,强调出球要快,落位要准。对于投篮,我跟队员们说:“快,不等于瞎投。要跑出空位,要在自己有把握的区域出手。”
我还特意强调了几个点:
是篮板球。后场篮板拿下来,第一时间就要往前场看,找快下的队友。这一下发动,就能把速度提起来。
是攻防转换的速度。进攻打不进,或者失误了,立马就要往回跑,不能在前面愣神。跑轰跑轰,跑不起来,啥都不是。
再次就是投手的培养。我让我们队里几个投篮相对准的哥们儿,加练三分。告诉他们,有机会就大胆投,投不进我担着。慢慢地,他们的信心也练出来了。
初见成效与感悟
这么练了大概小一个月,情况开始有点好转了。比赛里,我们能打出一些漂亮的快速反击,有时候连续几个回合都能快速得分,能把对手打懵。尤其是当我们外线手感来了,那真是怎么投怎么有,整个球队的气势都能带起来。
我记得有一次打一个强队,上半场我们落后十几分。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就说:“兄弟们,下半场啥也别想了,就给我跑起来,投!有机会就投!”结果下半场,我们愣是靠着一股子疯劲儿,连续命中了好几个三分,加上快速上篮,一度把比分追得很近。虽然还是输了,但把对面惊出一身冷汗,我们自己也打出了气势。
通过那段时间的实践,我算是摸到点门道了。跑轰这玩意儿,绝对不是简单的“跑起来扔就完事儿了”。它对球员的体能、基本功、战术素养要求都挺高。而且它也不是万能的,遇到那种防守纪律性特别强、内线优势特别明显的队伍,就很容易吃瘪,一旦命中率下来,失误一多,就是给对方送分。
但不管怎么说,这段实践经历对我来说挺宝贵的。它让我明白,战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找到适合自己队伍的打法,并且把它练到极致,才是最重要的。跑轰,作为一种战术选择,在特定情况下,确实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关键看你怎么用,谁来用。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带着队伍瞎跑乱投的日子,虽然辛苦,但也挺有意思的。至少,我们尝试过,也爽过,这就够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