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克塞尔”这玩意儿,我估摸着现在没几个人知道了,但当年可真是把我给折腾得够呛。那会儿我还在一家小厂,老板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淘换来一套据说是德国佬搞的设备,名字就叫“克塞尔”。任务,自然就落到我头上,让我把它给跑起来,说是能提高不少效率。
我是信心满满的。想着德国货嘛总归是精密、靠谱的代名词。结果一上手,我直接傻眼了。那设备,看着就跟一堆废铁拼起来的差不多,面板上全是德文按钮,说明书?不存在的,只有几张不知道被谁涂改过的电路图,还是德文的。连个像样的操作手册都没有,就跟我说要让它跑起来,这不是开玩笑嘛
没办法,硬着头皮干呗。我先是找了个在线翻译,把那些按钮和图纸上的德文一个个查,大致弄明白每个部件是干啥的。然后就是通电,试运行。好家伙,一通电,那动静跟拖拉机似的,时不时还跳个火花,吓得我赶紧拉闸。那几天,我基本就猫在车间里,对着这堆铁疙瘩发愁。白天查资料,晚上加班琢磨,连做梦都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线路和零件。
我还记得,为了搞清楚一个传感器的信号到底是啥意思,我愣是拿了个万用表,一点点地测,记录了几十页的数据。因为没有现成的驱动,我还得自己尝试写几段小程序去跟它通讯。那感觉,就像是在跟一个哑巴交流,全靠猜。
- 线路老化得不行,很多地方绝缘皮都破了,得重新包。
- 几个关键的控制模块,里面的参数乱七八糟,根本不知道前一手是怎么设的。
- 还有那个所谓的“核心处理器”,我怀疑就是个过时的单片机,反应慢得要死。
折腾了差不多小半个月,天天灰头土脸的。期间老板还来催过几次,问我“克塞尔”怎么样了,啥时候能用上。我只能说快了快了,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有一次,调试的时候短路了,直接把车间的保险给烧了,整个厂都停电半小时, 我当时脸都绿了,差点以为要被开掉。
不过也就是那次短路之后,我好像突然开了点窍。重新检查线路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之前一直没注意到的隐蔽开关。合上之后,再调整了几个参数,那“克塞尔”居然颤颤巍巍地动起来了!虽然还是有点小毛病,时不时卡一下,但总算是能勉强完成一个完整流程了。那一刻,我真是比中了彩票还高兴,瘫在椅子上,感觉骨头都散架了。
后来“克塞尔”也就那么半死不活地用着,毕竟是老古董了,指望它真能提高多少效率也不现实。但对我来说,那段跟“克塞尔”死磕的经历,倒是实打实地让我学了不少东西,特别是排查那些疑难杂症的本事。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很多时候,所谓的“高精尖”,可能就是别人吹出来的牛,或者干脆就是个坑。 你不亲自上手去摸爬滚打一番,永远不知道里面水有多深。
要说为啥我对这“克塞尔”印象这么深?主要是因为没过多久,那家小厂就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我拿着一个月没发全的工资出来,心里五味杂陈。有时候想想,那台破旧的“克塞尔”,也算是见证了我那段不怎么光彩但又特别卖力的日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