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这标题《浙江南京》,我自己看着都想笑。可能有些朋友一看就纳闷了,南京啥时候划到浙江去了?别急,别急,这是我这回实践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或者说,是一个小小的“引子”。
一切的开始:一个模糊的念头
事情是这样的,就喜欢瞎折腾,总想着到处走走看看。前段时间,我就琢磨着,得出去溜达溜达。脑子里就闪过“南京”这两个字。一开始我对南京的印象,除了知道它是江苏的省会,历史悠久之外,具体的还真有点模糊。甚至,我得承认,有那么一瞬间,我还真迷糊过,以为南京离我们浙江挺近,或者在某个规划上跟浙江有啥“特殊联系”似的,所以才有了这么个乌龙标题的灵感。
行动起来:查攻略,做准备
念头一定下来,我就开始搜集资料了。先是在网上扒拉了一堆游记和攻略,看看大家一般都去哪些地方,有什么好吃的。对着地图,我开始规划路线。当时重点看了几个地方,比如那个大名鼎鼎的钟山风景名胜区,说是国家级风景区,里面包含了中山陵、明孝陵这些,听着就很有历史感。还有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说是南京历史文化荟萃之地,晚上夜景特别漂亮,小吃也多。这两个地方,我基本上是第一时间就给钉在我的计划板上了。
除了这两个大的,我还留意到一些其他的点,比如南京博物院,想着能看看文物,了解下当地的历史文化。还有人提到总统府,说是半部近代史。这些都让我挺感兴趣的。我还特地问了问去过的朋友,他们都说南京这地方,值得好好转转。
踏上旅程:亲身体验
准备得差不多了,我就收拾行李出发了。到了南京,第一感觉就是,这城市绿化真不错,法国梧桐特别多,很有味道。
第一站,我就冲着钟山风景名胜区去了。先去的是中山陵。那台阶,我的妈呀,真不是盖的,一共392级。我硬是一步一步爬上去了,爬到顶上,眺望出去,整个南京城的感觉尽收眼底,虽然累,但心里还挺感慨的。接着又去逛了逛明孝陵,那神道两边的石像生,形态各异,感觉一下子就穿越回古代了。
第二天,我主要安排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白天先去转了转夫子庙大成殿,感受了一下儒家文化。到了晚上,那秦淮河边上,灯火通明的,小船儿一摇一摆,那叫一个惬意。我找了个河边的小店,点了几样当地的小吃,比如鸭血粉丝汤、盐水鸭什么的,味道还真不赖。一边吃着,一边看着这桨声灯影,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
后续几天,我还去了南京博物院,里面的展品真是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缭乱,特别是那个镇院之宝,印象特别深。也抽空去了趟总统府,走在那些老建筑里,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总结与感悟
跑完这一趟,我对南京的印象彻底清晰起来了。它确实是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现代都市的活力。那些古老的城墙,那些承载着故事的建筑,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浙江南京”就是个引子,说的是我从浙江(或者说带着对江南的普遍印象)出发,对南京这个城市进行了一次探索和实践。整个过程从最初的模糊念头,到查资料做准备,再到亲身去体验,每一步都挺有意思的。这回实践,让我对南京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如果你也对历史文化感兴趣,南京确实是个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