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捣鼓“肯尼”这事儿的经历。也不是啥大事儿,就是前段时间偶然看到有人提起“肯尼”这个概念,具体是啥我也没太搞明白,感觉像是一种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思路,挺模糊的。看他们说得好像挺有意思,能解决点实际问题,我就心痒痒,想着自己也来实践一下,看看是不是真有那么回事。
开始折腾
说干就干,我先是找些相关的零碎信息。网上的东西杂七杂八的,关于“肯尼”的说法也不统一,有的说得玄乎,有的说得简单。我就挑几个看起来比较靠谱、跟我自己情况有点像的说法,打算照着试试。
第一步,我准备点东西。也没啥特别的,就是把我手头上现有的工具、资料啥的归拢一下,按照我理解的“肯尼”模式,重新摆摆,调整一下顺序。心里想着,这总该有点新变化。
我就开始按这个新路子处理手头的一件事。感觉还行,有点新鲜感,操作起来好像是顺那么一点点。
中间遇到的坎
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问题就来。我发现这个所谓的“肯尼”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跟我遇到的具体情况有冲突。它预设的一些流程,在我这就跑不通。
- 比如说,它要求某个环节要特别快,但我手头的东西就是快不。
- 还有,它需要几个部分紧密配合,但我那几个部分天生就有点“八字不合”,硬凑一块儿,反而更别扭。
我就卡在那儿。反反复复试好几次,调整各种细节,想让它顺畅起来。那段时间,真是没少折腾,对着那一摊子事儿,抓耳挠腮的,有点烦躁。感觉就像是拿到一张地图,但上面的路跟我实际走的路对不上号。
我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理解错?或者这个“肯尼”本身就是个听起来好听、用起来费劲的玩意儿?
咋样
折腾差不多一个星期,我算是摸到点门道。这个“肯尼”,不能全盘照搬。它里面有些想法,确实有点启发性,但得结合你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改造。
我是把它拆开,取其中一两个我觉得还算有用的点,揉进我原来的习惯里。其他的那些不适用的,就干脆扔掉。这么一搞,反而顺畅多。
要我说“肯尼”到底咋样?
它不是万能药。可能对某些人、某些事特别合适,但对我来说,只能说部分有用。最大的收获,可能不是“肯尼”本身多厉害,而是在这个捣鼓的过程中,我对自己手头的事情、自己的工作习惯,有更清楚的认识。
实践下来就是这么个情况。分享给大家,也是提个醒,别迷信啥新概念,关键还是得自己去试,去琢磨,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反正我这“肯尼”实践,就落这么个结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