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捣鼓的一个事儿——解一下那个所谓的“奥地利帝国”。
一开始也没特意想去研究它。就是前阵子整理书柜,翻出来一本讲欧洲历史的老书,里面提到哈布斯堡家族,还有维也纳会议什么的。我一看,这奥地利以前原来这么牛,还叫“帝国”?就来兴趣,想着得弄明白点。
所以我就开始动手查查。也没用啥高级方法,就是网上搜搜,翻翻手头那本旧书,找些纪录片片段看看。主要是想搞清楚,这奥地利帝国到底是个啥时候的事儿,都包括哪些地方,后来又怎么没。
这一查,发现还真挺有意思。这个“奥地利帝国”正式叫起来,是1804年的事。那时候拿破仑在欧洲闹得正欢,把原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给搅黄。当时的皇帝弗朗茨二世一看,老名号不行,得给自己弄个新头衔,就在自己家族能控制的地盘上,搞个“奥地利皇帝”的名号,这奥地利帝国就算立起来。
我发现这帝国真是个“大杂烩”。它不像现在奥地利这么点儿地方,那时候可大去,地跨中欧、东欧、南欧,是当时欧洲地盘第三大、人口第二多的国家。里面住着各种各样的人,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波兰人、意大利人、克罗地亚人等等,民族多得数不过来。想想都头大,这统治起来得多费劲。
我顺着时间线往下捋。帝国刚成立那会儿,日子也不好过,跟拿破仑打仗,输得挺惨。后来拿破仑不行,奥地利又跟着大家一起把他打败。战后开那个维也纳会议,奥地利的首相梅特涅很活跃,搞什么“均势外交”,让奥地利又风光一阵子。那段时间,历史上就叫“梅特涅时代”。
但是,这种强压着的方式长不。到1848年,欧洲到处闹革命,奥地利帝国也没跑,维也纳、匈牙利都起来反抗。梅特涅只好下台。虽然革命被压下去,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还搞一阵子“新专制主义”,但各种矛盾,尤其是民族矛盾,越来越尖锐。
后面就更折腾。1859年跟法国打仗又输,国内压力山大。到1866年,跟普鲁士打一仗(普奥战争),又输,被踢出德意志联邦。这下皇帝扛不住,不得不跟匈牙利人妥协。
的结果就是, 1867年,奥地利帝国进行改组,变成我们后来更熟悉的“奥匈帝国”。也就是说,“奥地利帝国”这个名号,实际上也就用60多年。再往后,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然后奥匈帝国解体,彻底成历史。
整个过程看下来,就感觉,维持一个多民族的大帝国真是不容易。各种力量在里面拉扯,外部环境一变,内部就容易出问题。从建立到改组,也就几十年光景,历史的车轮真是滚得快。这就是我最近解奥地利帝国的一点过程和体会,跟大家分享分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