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球,又瞅见于汉超,都这岁数还能进关键球,帮申花赢比赛,确实不容易。这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他那档子事儿,就是几年前那个涂改车牌的事儿。
当时闹得挺大的,直接就被恒大给开除,国家队也别想。很多人估计都觉得他职业生涯差不多就到头?毕竟犯法,影响太坏。这种事儿搁谁身上,都是个大跟头。
看到他后来去申花,还能继续踢,甚至踢得还挺我心里头有点儿感触。为啥?因为我也经历过那种“完蛋”的时刻,虽然没他那么严重,也没违法,但在自己那摊事儿里,也算是栽个大跟头。
我的那次“实践”经历
那还是好几年前,我在上家公司,负责一个挺重要的项目。那时候年轻气盛,有点儿飘,总觉得自己能搞定一切。结果,在一个关键环节上,我自作主张,没按流程来,也没跟领导和同事们仔细沟通,就觉得自己的想法肯定对。
结果可想而知,捅个篓子。
不是小毛病,是直接导致项目延期快一个月,公司差点损失一个大客户。那段时间,我真是觉得天都快塌。整个部门的人看我的眼神都不对劲儿,领导找我谈话,语气严厉得不行,就差直接让我卷铺盖走人。
那阵子,我真是吃不下睡不着,心里头全是后悔和害怕。想过干脆辞职算,换个地方重新开始,眼不见心不烦。但转念一想,逃避解决不问题,这事儿是我惹出来的,我得负责。
- 第一步,我先是老老实实认错。跟领导、跟团队成员,挨个儿道歉,态度得诚恳,不能找借口。
- 第二步,就是拼命补救。那一个月,我几乎天天加班到后半夜,周末也泡在公司。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延误的时间追回来一点,把损失降到最低。
- 第三步,就是放低姿态,重新学习。以前觉得牛哄哄的,现在知道天高地厚。开会讨论,我不再抢着发言,而是先听别人怎么说。做决策前,主动找人商量,多方确认。
过程挺煎熬的,真的。感觉脸上无光,自尊心也受打击。但没办法,自己挖的坑,得自己填。好在,领导看我态度还行,也确实在努力弥补,没把我开,给我一次机会。
后来项目总算是磕磕绊绊上线,虽然结果不算完美,但总算没造成最坏的局面。通过这件事,我算是被彻底敲打一遍,明白做事不能想责任心和沟通有多重要。
再看到于汉超,虽然他犯的错性质不一样,更严重,但看到他在申花还能踢出来,还能成为关键先生,我就觉得挺感慨的。申花给他一个机会,这很难得。而他自己也抓住,用场上的表现说话。这说明说明人跌倒,只要有机会,并且自己肯努力去挣,还是有可能爬起来的。
犯过的错,尤其是像他那种公开的、违法的错误,代价是巨大的,影响可能是一辈子的。这事儿也时刻提醒我,做人做事,得有底线,得谨慎,别因为一时糊涂,毁自己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东西。但看到他还在奔跑,也让人觉得,只要不放弃,肯付出,生活总还是会给你留条路走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