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入坑”之路
话说我怎么就开始琢磨这西班牙篮球联赛了?也没啥特别高大上的理由。就是有段时间,感觉看来看去老是那几个联赛,那几个球星,有点腻歪了。我就寻思着,得找点新鲜的玩意儿瞅瞅,换换口味。
我就是两眼一抹黑,纯属瞎摸索。提起西班牙篮球,咱第一反应不就是保罗·加索尔和他弟马克·加索尔嘛还有那个组织能力一流的里基·卢比奥。这几位在NBA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后来我稍微查了下,嚯,原来从西班牙出来的NBA球员还真不少,前前后后得有那么三十来号人,像什么塞尔吉·伊巴卡、尼古拉·米罗蒂奇,个顶个都是硬手。
我就琢磨,既然能出这么多厉害球员,他们自家的联赛,也就是后来我才知道的ACB联赛,水平肯定不能差了。于是乎,我的“实践”就开始了,说白了就是自己上网一点点扒拉资料,从球队到赛程,慢慢啃。
磕磕绊绊的“学习”和尝试
刚开始那会儿,真叫一个费劲。主要就是找比赛录像和集锦看。你想,大部分解说都不是英文的,球员名字也认不全,只能对着几个眼熟的球星使劲瞅。比如看皇家马德里的比赛,我就会特别留意像塞尔希奥·尤伊这样的老将,听说他当年也是被NBA选中的,虽然没去成,但在欧洲篮球界那可是叱咤风云。还有那个鲁迪·费尔南德兹,也是国家队的老面孔了。
慢慢地,我发现光看个热闹不行,得稍微了解点门道。我就开始留意一些新闻,特别是关于年轻球员的。前段时间不就刷到一条,说ACB联赛第四轮,皇家马德里对赫罗纳,皇马有个叫雨果·冈萨雷斯的小伙子,零六年的,才十几岁,居然就上场打了十八分钟,还说是什么未来乐透区的料。这种自己“挖掘”到宝藏的感觉,还挺让人上头的。
我还特地去翻了翻近些年西班牙国家队的名单,比如之前世界杯的时候,虽然成绩可能没达到预期,但队里还是有不少熟悉的名字,像威利·埃尔南戈麦斯,还有归化球员洛伦佐·布朗。了解这些球员背景,再回头去看联赛,感觉就亲切多了,也更能看明白一些战术打法。
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装懂”经历
要说我这实践过程中最难忘的,还真不是看了哪场惊天动地的比赛,而是一件挺糗的事儿。我这研究了小半年,自认为对西班牙篮球联赛不说门儿清,至少也算略知一二了。有一次跟几个朋友聚餐,正好聊到篮球,我就想显摆一下,清了清嗓子说:“我说哥几个,眼光不能老盯着NBA,你们知道吗,西班牙那个ACB联赛,那才叫一个激烈,对抗强度高,战术素养也顶呱呱!”
我正说得起劲,桌上一个哥们儿,他之前因为工作在西班牙待过好几年,听我这么一说,眼睛立马就亮了,特自然地接过话茬:“?你也看ACB?那你觉得今年那个巴斯克尼亚的后场轮换怎么样?他们那个新签的小外援,你觉得值那个价吗?”
我当时脑子“嗡”一下就大了。巴斯克尼亚?这名字我听过,但具体到后场轮换,哪个小外援?我哪儿知道那么细!我平时也就看看皇马、巴萨这些名气大的队伍,顶多再关注几个有NBA背景的球员。那一瞬间,我真是支支吾吾半天,脸都憋红了,感觉自己那点墨水,在真懂行的人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那哥们儿估计也看出我的窘迫了,笑了笑,特体谅地就把话题岔开了。但这事儿,给我印象太深了。回家之后,我痛定思痛,觉得这半瓶子醋晃荡起来,确实容易闹笑话。从那以后,我再去看比赛、查资料,就踏实多了,也不敢轻易在人前卖弄了。这也算是我这回“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永远保持学习的心态,别觉得自己懂了点皮毛就了不起了。篮球这世界,大着,值得慢慢探索。
- 挖掘新秀:比如我开始关注像雨果·冈萨雷斯这样的年轻潜力股。
- 追溯球星:深入了解加索尔兄弟、卢比奥等名将在ACB的岁月。
- 拓宽认知:除了豪门球队,也开始尝试了解更多ACB联赛中的队伍。
这段探索西班牙篮球联赛的经历,虽然中间有过那么点小尴尬,但也确实让我这个老球迷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现在看球的视野宽了,能聊的东西也多了,更能体会到不同篮球文化的独特魅力。挺充实的,真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