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聊聊任骏威这哥们儿。我一开始对他印象不深,CBA那么多球员,高高大大的,在场上跑来跑去的,有时候脸都对不上号。
看球有个习惯,就是喜欢琢磨。不是说琢磨啥高深战术,就是瞎琢磨。有一阵子,我注意到任骏威这名字老出现,尤其是在一些不大不小的球队里,他都能打上主力,或者说是重要的轮换球员。我就开始留心了。
最初的印象,有点模糊。 我记得他好像是从广东出来的,后来去了山西,又去了佛山(就是后来的广州队),再后来又回了山西,然后又去了上海。我就寻思,这家伙,挪窝还挺勤快。一般这种频繁换队的球员,要么是实力不太行,到处找机会;要么就是有特定价值,不同球队在不同阶段需要他这种类型的球员。
然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去看他的一些比赛片段,或者说,在看其他比赛的时候,如果镜头给到他,我会多瞅两眼。我发现这哥们儿,你说他有哪项技术特别顶尖,好像一下子也说不上来。得分手段不算华丽,身体素质在CBA锋线里也不算最炸裂的那一档。
有几场球打得,真是有点看不下去。记得有一次看数据,好家伙,投篮命中率不高,罚球也没进几个。那段时间,网上喷他的声音也不少,说什么防守态度一般,有时候在场上有点副作用。 我当时也跟着瞎起哄,觉得这球员咋回事。
但我这人就是这样,越是这种有争议的,我越想搞明白。我就开始回忆,他之前待过的队,尤其是李春江指导带上海队那会儿,为啥还挺喜欢用他的。李指导那脾气,球员在场上不尽力,他能不骂?可任骏威还是能捞到不少上场时间。
后来我慢慢琢磨出点味儿了。他可能不是那种一场能砍个三四十分的明星球员,但他身上肯定有教练看重的东西。 比如经验,比如在场上的策应能力,或者是一些数据体现不出来的脏活累活。你想,能在CBA打这么多年,还几进几出国家队集训名单,甚至还代表国家队打过比赛,那能是白给的吗?肯定是有他的过人之处。
我试着把自己代入教练的角色去想(当然是瞎想),可能任骏威这种球员,在某些特定的战术体系里,能起到一些关键的连接作用。他可能不是最锋利的那把尖刀,但可能是个稳固的连接环。而且他那种体型和打法,在锋线上算是个多面手,能顶个四号位,也能拉到三号位。
最近听说他去深圳当助教了。这一下我就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 球员嘛总有打不动的那一天。能转型当教练,也算是对自己篮球生涯的一种延续。而且他这么多年的职业经验,辗转多支球队,见识过不同的教练和战术风格,这些积累下来,对于他当教练肯定是有帮助的。
所以你看,我这一开始就是瞎琢磨,从对他印象模糊,到觉得他打得不咋地,再到试图去理解为啥教练用他,看到他转型当教练,也算是把我对他的“实践观察”给串起来了。这过程,也挺有意思的。球员的职业生涯,起起伏伏,各有各的道道儿,咱球迷看着,也算是一种乐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