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花了点时间琢磨一个老词儿,叫纳吉。一开始听别人提起,或者在书里看到,模模糊糊的,总觉得有点距离感,不太清楚具体是干嘛的。
我就寻思,这不行,咱得搞明白。我就开始行动了。先是翻了翻家里几本讲民俗的老书,那种纸都发黄的,看看里面是怎么写的。然后,光看书不过瘾,我又去找了家里懂这些的老人聊了聊,听他们讲讲过去的规矩。
这么一折腾,总算是弄明白了。原来,这个纳吉,是老底子结婚“六礼”里的第三步。你想,以前结婚不像现在这么自由,得一步步来。头一步叫“纳采”,就是男方家看上哪家姑娘了,找个媒人去提亲,送点小礼物。女方家要是收了,就进行下一步“问名”,就是问问姑娘的名字、出生时辰什么的,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八字”。
拿到这个“八字”之后,男方家就得悄悄地干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找人去合八字。算算这两个年轻人的命盘合不合,以后过日子会不会顺当,吉利不吉利。这步特别关键,有点像现在的背景调查加星座匹配,但严肃多了,关系到后面能不能继续。
好了,关键的来了。要是算命先生说:“大吉大利!这两个八字合得很,天作之合!”那男方家就高兴了。这时候,就该进行纳吉了。简单说,就是男方家赶紧再备上一份礼,正式通知女方家:“我们合过八字了,结果非常是个好兆头!这门亲事,我看行,咱们定了!”这个“纳吉”,意思就是把这个“吉”兆采“纳”给女方家,相当于正式订立婚约。女方家接受了,这事儿就算板上钉钉了,接下来就可以商量更具体的结婚事宜了。
搞明白这个过程之后,我坐在那儿想了半天。感觉以前的人做事真是讲究,一步一个脚印,特别有仪式感。虽然现在看来有点繁琐,甚至有点迷信色彩,但也能看出来他们对婚姻的重视程度。不像有时候两个人看对眼,可能很快就决定在一起,甚至结婚了,过程简单直接多了。
也不是说现在不时代变了嘛观念也跟着变。以前可能更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得看老天爷的意思。现在更强调两个人的感情基础和自主选择。
回过头想想,纳吉这个环节,虽然形式上没了,但它里头那个核心意思——就是双方经过一定的考察和确认,都觉得这事儿靠谱,可以继续往前走——这个精神内核,在现代关系里也还是存在的。只不过以前是靠算八字、看吉兆,现在更多是靠两个人深入了解、沟通磨合,看看性格、三观、生活习惯能不能合得来。
了解了解这些老传统,还挺有意思的。能看到过去的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对比一下更能体会到时代的变化。这回琢磨纳吉的过程,对我来说,也算是一次小小的实践和学习,挺长见识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