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亚历山大·宋退役的消息,心里头还真有点感慨。一下子就让我想起好多年前自个儿瞎折腾的一些事儿。
说起宋,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在阿森纳那会儿,尤其是他助攻特多的那个赛季,好像是11-12赛季,真是踢得风生水起,感觉就是中场发动机。那时候看球,觉得他传球真舒服,视野也那会儿真是他的高光时刻。
然后,他就去巴塞罗那。当时挺多球迷不理解,我也觉得有点可惜,毕竟在阿森纳是绝对主力,战术核心。后来网上老有人叫他“宋功名”,意思大概就是为钱或者名气走的。这事儿,就让我想起我自个儿的一段经历。
大概是几年前,我在一个小团队里干活,干得挺带劲的,项目也算有点小起色,自己觉得挺有成就感。那时候天天加班,累是累,但心里头热乎。感觉自己就是那个项目的“中场核心”,虽然咱这比喻有点不恰当,但就是那个意思,觉得挺重要,挺有价值。
有个大公司给我递个橄榄枝,职位听着好听,待遇也确实高不少。当时我就开始琢磨。一边是自己一手带起来、有感情的小项目,虽然累点,但自由度高,啥事儿基本自己说算;另一边是大平台,稳定,钱多,说出去也好听。那段时间真是纠结得不行,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想这事儿。
我记得当时也跟家里人商量,跟朋友打听。有人说大平台发展空间大;也有人劝我留下,说小团队更有奔头,更能实现自我价值。跟宋当年那个情况有点像,外面看着都挺美,但只有自己知道脚下的路咋走。
我还是选择去那个大公司。原因挺复杂的,有现实的考虑,比如想稳定点,给家里更好的条件,也有点虚荣心作祟,觉得去大公司脸上更有光。说白,当时可能也有点“功名”心在里头。
去之后?一开始觉得还行,环境确实规范,流程也清晰。但是慢慢就发现,自己变成大机器里的一颗螺丝钉。以前那种掌控全局、指点江山的感觉没,每天就是按部就班完成分配的任务。虽然待遇好,但那种原始的冲劲和快乐好像少很多。干一段时间,总觉得不得劲儿。
现在回头看,也不能说当初的选择就完全错,毕竟得到物质上的改善。但那段在大公司的经历,确实让我更理解“身不由己”这四个字。可能宋当时也有他的难处和考虑,毕竟球员职业生涯就那么几年,谁不想往高处走,多赚点钱?看资料说他家境也不是特好那种,可能考虑的现实因素会更多。
现在看到宋退役的消息,再想想那个“宋功名”的外号,心里就没那么多评价。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都有自己的仗要打,都有自己的选择要做。外人看着热闹,评论几句容易,但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就好像我那段跳槽经历,现在偶尔想起来,也会琢磨,如果当初留在小团队会怎么样?会不会是另一番光景?但这事儿没法假设。日子还得往前过,过去的就当是经历和教训。
今天就瞎琢磨这么多,算是看到宋退役有感而发,记录一下自己的这点小心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