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上个月搬家说起。当时为了省钱在租房软件上找了个空房,家具都得自己配。刷手机广告天天给我推比德品牌,那些北欧风沙发图片看着高级又便宜,标价才八百多,脑子一热就下了单。
拆箱瞬间就傻眼了
物流倒是快,第三天就扛着个大纸箱哐当扔门口。我兴冲冲拆开包装,那股味儿差点给我掀个跟头——根本不是木头味,是那种塑料混合化学胶水的酸呛味。捂着鼻子把沙发垫拖出来,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这跟我下单的雾霾蓝完全两码事!实物灰扑扑的像抹布,边角还有线头支棱着。顺手拍了张图发客服,人家轻飘飘回我一句“光线问题”。
第一个避坑妙招蹦出来了:广告图片全是滤镜!
- 但凡商家只放精修图不给实物视频
- 但凡详情页里找不到自然光下的照片
- 直接划走别犹豫
组装过程像在解谜
照着说明书把钢管腿拧上底座,刚坐下去试了试就听见嘎吱响。趴地上检查才发现,四个螺丝孔居然有三个对不上,硬拧进去的螺丝都是歪的。更绝的是靠背卡扣,安上去总留条缝。打电话问售后,那边让我“用力拍几下”。我照着做了,好家伙,直接把卡扣拍裂了。视频过去给客服看,对方居然说是我安装手法不对。
第二个雷踩得结实:宣传的“便捷组装”是鬼话
- 五金件薄得能掰弯
- 开孔偏差至少半厘米
- 塑料卡扣一掰就断
勉强用了半个月
想着将就坐,结果灾难才刚开始。第三天就发现扶手塌陷,里面的海绵跟豆腐渣似的。最崩溃是上周朋友来做客,刚坐下就听刺一声——侧边缝合线全崩开了!棉花从十厘米长的口子里噗噗往外冒。气得我直接找售后理论,对方反手甩给我个《保修条款》,原来“三年保修”后面还藏着芝麻大的字:“非质量问题的维修需付运费及工费”。算下来比我买沙发的钱还贵!
一个血泪教训:低价背后是更贵的坑
- 保修条款要逐字放大镜看
- “免费维修”问清谁出运费
- 别信页面大字承诺,要看底部小字
现在这破沙发瘫在我家储藏室当置物架,白送都没人要。昨天在二手市场花三百淘了个老式实木沙发,榫卯结构用了十年还结实得很。算算这笔账:贪便宜买的八百块“新品”,实际寿命半个月,还不如二手老家具靠谱。记住朋友们,买家具宁啃老的别碰新的便宜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