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刷文档库时突然冒出个名字叫宋希,我这人最烦半懂不懂的事儿,寻思着得扒个清楚。清早啃完馒头就蹬车直奔市图书馆,结果地方志管理室那新来的小伙子一摆手:“查无此人。”
啃冷馒头的转折点
回家路上越想越憋屈,蹲马路牙子上啃冷馒头时,后巷旧书摊的孙老头突然扯嗓子喊我:“你小子天天扒拉黄纸片,看看这个!”他甩来本缺角的《民国野谭》,封面都快掉渣了。我刚翻三页就蹭地站起来——第七页用小楷写着“宋希,字墨渊,黄埔三期生”。
档案室那小子坑我!这老哥分明是正牌黄埔生。蹬车杀回图书馆准备算账,被保安拦着进不去,气得我差点跟他干架。后来溜去值班室找老赵,他偷偷塞我个小铁牌:“三楼西北角档案室,别说我给的。”
霉纸堆里的惊天发现
钻进霉味呛人的档案室扒拉俩钟头,突然摸到本《淞沪战场手记》——泛黄扉页上盖着蓝印戳。翻到第38页时手指头都抖了,模糊的钢笔字写着:
- 1937年10月26日 四行仓库
- 率八百孤军死守南墙
- 身中三弹仍吼“不退”
破木桌底下垫着的旧报纸更绝!1948年3月那张《申报》豆腐块写着:“宋墨渊今抵台督办军务”,配图是个戴金丝眼镜的军官。这不扯犊子吗?守着四行仓库的人四年后跟着去台湾了?
深夜炸厨房的查证
当晚煮泡面都在琢磨这事,水烧干了差点把厨房炸了。突然想起台版《近代军人录》网站,花二十块买临时会员扒到凌晨三点。查到条要命信息:1975年宋希因反对拆迁眷村,带老兵绝食抗议三月后被软禁至死。空调吹得我后脊梁发凉,这哥们的结局也忒惨烈了点。
早上顶着黑眼圈跟本地历史群里唠这事,有个叫“老枪”的突然发私信:“我爷是宋希传令兵,他藏了份东西在我家顶棚。”冒着大雨骑车到东郊,颤巍巍的老爷子抖开油布包——八张战地照片里眼睛最亮那个准是他!背后用血写着“国破山河在”。
拼图完成的后怕
整理资料时越想越瘆得慌:这哥们守完上海打武汉,打完武汉守南京,被自己人关到死。要不是啃冷馒头遇见孙老头,要不是跟保安干架,要不是泡面烧糊了查网站...这些碎片差一丁点都拼不全。
现在电脑前敲着键盘还哆嗦,这哪是查资料,简直是刨出颗带血的子弹。改明儿真得给孙老头送两条烟去,没他我差点错失了这位真汉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