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整理书柜发现一叠打印稿
上周六收拾书房,在打印机旁边摸到厚厚一沓纸。拿起来一看,是我助理半个月前帮我打的资料,最上面写着几个大字:Paulo概念解析。当时正忙着剪视频就扔一边了,这下可算逮着空。
冲了杯速溶坐回书桌前,翻开第一页就懵了——满屏的架构图跟蚂蚁爬似的。什么"分布式协作框架",什么"动态感知节点",每个字都认识,拼一起直接给我CPU干烧了。不信邪地打开浏览器就开始搜,结果更离谱,中文网页全是互相抄的套话,外文资料读两行就得查三次词典。
在代码堆里扒拉出线索
干脆调头去GitHub碰运气。在搜索框敲下Paulo之后蹦出来三十多个相关项目,挨个点开看readme。大部分项目介绍写得跟天书似的,直到有个星星数不多的仓库吸引了我——作者用粉色便利贴当项目头图,说明里画着卡通小人互相传纸条。
- 第一步:照着文档部署本地环境,结果pip安装卡在某个依赖报错
- 第二步:翻issue发现要用老版本Python,折腾两小时头都大了
- 第三步:气不过直接docker pull作者镜像,这回总算跑起来了
当调试窗口跳出那个咧着嘴笑的柴犬LOGO时,我差点把咖啡打翻在键盘上。
洗澡时的灯泡时刻
那天晚上冲澡突然想通了。什么高大上的术语,说白了不就是让不同软件像微信群里同事那样互相递消息嘛比如我正在写的剪辑软件卡住了,它能自动问隔壁的AI:"老哥这段字幕帮我压到15字以内";渲染时发现电脑撑不住,又会喊楼下的云服务器:"兄弟帮我扛个4K导出"。整个过程完全不需要人盯着,活像请了帮电子农民工。
第二天送女儿上幼儿园突然就乐了——这不就是她搭积木的套路吗?要搭城堡缺块三角顶,就跑去跟隔壁桌小朋友换块红的;想拼小火车少个轮子,又从玩具筐扒拉个蓝的凑上。从头到尾没见小丫头规划什么"物料调度系统",但总能七拼八凑搞出个玩意儿来。
我的破电脑成了实验田
周末直接把淘汰的旧笔记本改造成了试验场:
- 让待机的老笔记本盯着打印机缺纸状态
- 隔壁台式机挂机下4K电影时顺手监看墨水余量
- 两台设备发现异常就给我手机弹窗
结果周一半夜正剪片,手机突然震天响。抓起来一看:"3号打印机喊你加纸,已经嚎半小时了!" 冲到书房果然看见纸盒空荡荡的。好家伙,这玩意比我家智能音箱管用多了。
现在那台破笔记本屏幕都碎了半边,壳子用胶带缠得像个木乃伊。但每天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给它插上电,毕竟现在全屋设备都得靠这个"包工头"调度。上次这么稀罕破烂还是二十年前收集小浣熊水浒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