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我当年申博班那点事儿。这事儿,也不是脑子一热就决定的,也是琢磨了好一阵子,感觉工作上到了个瓶颈,想再往深里钻钻,搞点真东西出来。
第一步:下定决心,搜集信息
一旦决定了啥事,就立马开始动手。我最先做的就是上网扒拉各种学校和项目的信息。那时候可真是看得眼花缭乱,国内的、国外的,各种专业方向,看得我头都大了。重点是看那些招生简章,了解每个学校的具体要求,比如对你之前学历有啥规定,要不要工作经验,还有就是研究方向是不是我感兴趣的。
第二步:准备材料,那叫一个折腾
这部分可真是个体力活加细心活。我跟你说,那材料清单拉出来,长长的一串,看着就头疼。最基本的几样东西你得先备齐了:
身份证、学历证、学位证:这些玩意儿平时可能就扔抽屉里了,但申博的时候,上面的编号、复印件、扫描件,一样都不能少。我记得我那会儿为了找齐这些,真是翻箱倒柜,有的毕业证学位证都压箱底了,差点以为找不着了。
成绩单:本科的、硕士的,都得去学校教务处开,还得盖上红彤彤的章。有些学校还要求英文版的,那就更麻烦点,得提前跟学校申请翻译件。
英语水平证明:这个也是个硬骨头。我那时候考的是雅思,天天抱着单词书啃,做真题做到想吐。没办法,人家有要求,咱就得硬着头皮上。有些项目可能也认托福或者其他类型的英语证书,具体看学校要求。
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这玩意儿可以说是申请的灵魂了。你得把你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想法、思路、初步的框架给写出来。我当时为了这个,查了不知道多少文献,天天泡图书馆,跟打了鸡血似的。改了好几稿,才觉得勉强能拿出手。
推荐信:一般都要两到三封。这就得去找你之前的导师或者工作上比较了解你的领导了。写推荐信这事儿,也得提前跟人家沟通别临时抱佛脚。
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比如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简历(CV),还有些可能要职业资格证书的复印件啥的,都得提前准备别等快截止了才手忙脚乱。
我记得我那会儿,专门买了个大文件夹,把所有材料分门别类放生怕漏了哪一样。每天晚上都会对着清单过一遍,跟强迫症似的。
第三步:递交申请与等待
把所有材料都准备妥当,检查了N遍之后,就开始一家家地递交申请了。大部分学校现在都是网申,方便是方便,但填表也挺费神的,各种信息一项项填,上传附件一个个传,眼睛都快看花了。递交完了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了。那段时间,真是度日如年,天天刷邮箱,生怕错过任何消息。
第四步:面试(如果有的话)
有些学校或者项目在材料初审通过后,还会有面试环节。我当时也经历过几次面试,有线上的,也有线下的。面试前,又是一轮紧张的准备,把自己的研究计划再熟悉几遍,想想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提前组织好语言。面试的时候,也别太紧张,就当是跟老师们交流学习,把你真实的想法和对学术的热情展现出来就行。
拿到录取,新的开始
当收到第一封录取通知的时候,那心情,真是没法形容。所有的辛苦和焦虑,在那一刻都烟消云散了。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不过回想起整个申请过程,虽然折腾,但也确实让我成长了不少,对自己的规划也更清晰了。
申博班这事儿,就是个系统工程,得有耐心,有毅力,还得细心。提前规划,早做准备,这是最重要的。 我就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希望能给同样有想法的朋友一点点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