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凯洛格》,背后是我家娃不爱吃早饭的一段辛酸史,也是我这个当妈的各种折腾记录。今儿个就跟大家伙儿好好唠唠。
起初,我家那小子,一到早上就蔫儿了,别说吃饭,喂口水都费劲。愁得我呀,头发都快白了。那会儿真是啥招都想了,什么卡通造型的馒头,鸡蛋羹换着花样蒸,可人家就是不领情,顶多给面子尝一口,然后小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第一阶段:病急乱投医
我就琢磨,是不是孩子身体里缺啥了?听人说,孩子不爱吃饭可能是缺锌。那阵子,我赶紧带着他上医院,抽血化验,一套流程下来,医生说没啥大问题,就是可能孩子肠胃弱一点,或者就是单纯的没饿着。你说气人不气人?
我也反思过,是不是晚上给他吃太多了,或者家里太热,影响他食欲了。于是我就开始调整作息,控制晚饭量,注意通风。 可效果,也就那样,时好时坏的。
第二阶段:初遇《凯洛格》
后来有一次逛超市,就瞅见了那个五颜六色的盒子,就是《凯洛格》那种麦片圈圈啥的。包装上画着小老虎,看着挺招小孩喜欢。我当时就想,这玩意儿甜丝丝的,还脆脆的,说不定他能喜欢。死马当活马医,就买了一盒回去。
第二天早上,我特意早起,给他冲了一小碗牛奶泡麦片。你猜怎么着?小家伙居然主动凑过来看,还伸手指了指。 我赶紧喂他,吃了!虽然吃得不多,但好歹是吃了!当时我那个激动,简直比中了彩票还开心。
第三阶段:蜜月期与现实
接下来的几天,早餐基本就是《凯洛格》配牛奶。小家伙也确实给面子,每次都能吃个半碗。我心想这下可算找到救星了。我还特意多买了几种不同口味的,什么可可味的,水果味的,换着来。
好景不长,同志们。大概也就那么一两个星期,新鲜劲儿一过,他又开始挑三拣四了。有时候光把里面的果干给挑着吃了,麦片剩一堆;有时候干脆又说不饿了。我这才明白,光靠一种东西想“包治百病”是不现实的。
第四阶段:反思与调整
我就开始琢磨,这《凯洛格》虽然方便,孩子也一度喜欢,但它毕竟是加工食品,营养相对单一。长期吃,肯定不如咱自己做的家常饭来得均衡。 而且孩子不爱吃饭,原因太多了,不能光指望换个吃的就能解决。
我现在的策略是这样的:
- 《凯洛格》这类麦片,当成一个调剂。 绝对不是主力,一周可能也就吃个一两次,换换口味,或者在我实在没时间做复杂早餐的时候应急。
- 早餐还是以多样化为主。 小米粥、鸡蛋羹、小馄饨、杂蔬面条、自制三明治……尽量每天不重样,让他保持新鲜感。
- 营造好的进食氛围。 早上尽量不催他,让他自己慢慢吃。有时候我还会跟他一起吃,边吃边聊点开心的事儿。
- 保证活动量。 白天多带他出去跑跑跳跳,消耗大了,自然就容易饿。
我家娃吃早饭的情况比以前好多了。虽然偶尔还是会闹点小脾气,但起码不会像以前那样,一提吃饭就跟要他命似的。这《凯洛格》,也还在我家的食品柜里占有一席之地,只不过它从“救命稻草”变成了众多选择中的一个普通成员。
这育儿路上,真是没有啥一劳永逸的法子,都得咱们当爹妈的自己慢慢摸索,不断尝试。这《凯洛格》的经历,也算是给我提了个醒,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耐心和智慧,而不是简单地寻找一个“神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