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罗蒂,我老早就想自己捣鼓捣鼓了。之前老在外面瞅见那些啥罗蒂爸爸的店,老远就一股子咖啡香,勾人得很。每次路过都忍不住多吸两口气,心想,这玩意儿我也能整!趁着周末有点空,我就决定实践一把。
准备工作,可不能马虎
我先是上网扒拉了一堆方子,瞅着都大同小异,主要就是面团和上面那层咖啡墨西哥酱。心里大概有了个数,就开始备料。翻箱倒柜找出来:
- 高筋面粉,这是面包的底子。
- 酵母粉,得让它发起来。
- 白糖,甜味少不了。
- 黄油,面团里放点,墨西哥酱里也得用,得是软化的。
- 鸡蛋,和面用一个,做酱也用点。
- 牛奶或者水,和面用的。
- 速溶咖啡粉,灵魂灵魂!
- 还有一点点盐,提味的。
家伙事儿都摆齐了,心里踏实多了。我这人就是这样,干啥事前都得把东西弄利索了,不然手忙脚乱的。
开始揉面,力气活儿
第一步当然是揉面团。我先把高筋面粉、酵母粉、白糖这些干料给它搅和匀了,然后打了个鸡蛋进去,分次加温水(不能太烫,把酵母烫死了就完犊子了),慢慢揉成团。一开始那面团黏糊糊的,沾得我满手都是。没事儿,继续揉!揉着揉着,面团就光滑起来了。这时候再把软化的黄油分几次揉进去。这黄油刚进去的时候,面团又变得稀烂,跟扶不上墙的烂泥似的,我心里还咯噔一下,寻思是不是水放多了。但经验告诉我,继续揉!果然,揉着揉着,黄油就被面团吃进去了,出来一个能拉出薄膜的光滑面团。胳膊都快酸了。
揉好的面团放盆里,盖上保鲜膜,搁温暖的地方让它慢慢发酵。我一般放烤箱里,开发酵功能,旁边再放碗热水增加湿度。大概等了一个多小时,面团就发到两倍大了,手指头戳个洞,不塌陷也不回缩,这就说明发好了。
灵魂在于那层咖啡酥皮
等面团发酵的时候,我就开始准备上面那层咖啡墨西哥酱。这个简单点。把软化的黄油加糖粉打发到发白,然后分几次加入打散的鸡蛋液,每次都搅匀了再加下一次,防止油水分离。筛入低筋面粉(或者高筋面粉也行,问题不大),再加入用一点点热水化开的速溶咖啡粉。我用的咖啡粉还挺浓的,搅和匀了之后,那咖啡香味儿“噌”地一下就出来了,太提神了!把这个酱装进裱花袋里备用,没有裱花袋用保鲜袋剪个小口也行。
送进烤箱,静待美味
面团发好后,取出来排气,分割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滚圆。我还在每个小面团里包了一小块冰的黄油,据说这样烤出来更香。然后把面团摆在烤盘上,进行二次发酵,大概发到一点五倍大就行。这时候,就可以把之前做好的咖啡酱从裱花袋里一圈一圈挤在面团表面了,不用挤满,烤的时候它自己会流淌下来的。
烤箱提前预热,我一般用上下火180度。预热好了就把烤盘送进去。接下来就是最煎熬也最享受的等待过程了。隔着烤箱门,能瞅见那罗蒂一点点膨胀,上面的咖啡酱慢慢融化,覆盖了整个面包表面,颜色也从浅黄色逐渐变成诱人的金棕色。最关键的是,那股子咖啡混合着黄油的香味儿,从烤箱缝里钻出来,飘满了整个屋子,香得我口水直流!
出炉!香气扑鼻的罗蒂
大概烤了15到20分钟,具体时间得看自家烤箱脾气和面包大小。看到表面金黄,咖啡酱也凝固成一层脆壳了,就可以出炉了!刚出炉的罗蒂,表皮是脆脆的,里面松软,带着浓郁的咖啡香和黄油香。稍微放凉一点点,不那么烫嘴的时候,咬一口,咔嚓一声,酥皮裂开,里面的面包又软又香甜,中间那块融化的黄油更是点睛之笔。
自己做的就是不一样,吃着踏实,还有那么点小小的成就感。虽然过程有点折腾,但吃到嘴里的那一刻,觉得一切都值了。下次准备再试试加点别的料,比如包点巧克力啥的,肯定也好吃!这回的罗蒂实践,圆满成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