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这人就喜欢瞎琢磨,有时候看到点啥事儿,就想刨根问底,自己去查查资料,搞搞明白。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琢磨的一个事儿,就是关于一个叫“拉奇福德”的人。
我是怎么开始关注这个拉奇福德的?
说起来也挺偶然的。有天我刷手机,就刷到个新闻,提到了一个叫道格拉斯·拉奇福德的英国佬。一开始也没太当回事儿,就是个名字嘛外国人名字长,记不住也正常。但是,后来隔三差五的总能瞅见这名字,而且每次都跟一些不太好的事儿联系在一起,特别是跟咱们亚洲这边,尤其是柬埔寨的古董文物有关。
我就有点好奇了,这哥们儿到底啥来头?能耐这么大,老上新闻?于是我就开始手痒了,动手搜了搜,东拼西凑地看了些资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我搜集到的信息和我的理解
我发现,这个拉奇福德,表面上看是个挺牛的英国古董商,还是研究高棉艺术的所谓“主要学者”。听着挺高大上的?但他干的那些事儿,啧啧,可不怎么光彩。
我看到好多报道都说,他跟很多从东南亚,特别是柬埔寨流失出去的珍贵文物有关系。你想想,那些王冠、项链、护身符,还有那些精美的雕像,比如什么乌玛女神像、佛头、佛坐像什么的,很多都是人家国家内战时期,或者更早的时候被偷走、被盗掘的。
- 主要手段:他被指控运营一个专门从东南亚偷文物、贩卖文物的网络。
- 掩盖手法:还听说他会制作假的身份文件,给这些抢来的、偷来的宝贝“洗白”,装成是合法来源的。
- 涉及机构:甚至连一些国际上挺有名的博物馆,比如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都跟他手里的东西有牵连。后来这些博物馆也陆续归还了一批文物给柬埔寨和泰国。
我看到新闻说,美国那边在2019年就起诉他了,罪名包括什么电汇欺诈,主要就是因为他倒卖那些掠夺来的柬埔寨文物。可惜的是,这老兄在2020年就去世了,案子估计也就那么不了了之了。
不过他家里人后来还是移交了一批文物。这些文物据说保存得还挺后来也准备在柬埔寨国家博物馆展出。这也算是个不幸中的万幸。
我的实践感悟
扒拉完这些资料,我这心里头挺不是滋味的。你想想,这些文物,都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和灵魂。就这么被人偷偷摸摸地弄出去,当成商品一样卖来卖去,真是让人心疼。
这个拉奇福德,说好听点是“学者”、“收藏家”,说难听点,不就是个文物贩子嘛还是那种靠着人家国家动荡发不义之财的。这种行为,我是打心底里鄙视的。
通过了解这件事,我也算是有了一点小小的“实践”:
- 多留心:以后再看到类似的文物新闻,我会多留个心眼,看看背后有没有这类不光彩的交易。
- 明辨是非:不能光看表面头衔,什么“学者”、“专家”,得看他实际干了什么事。
- 支持文物回归:看到有流失文物成功回归的新闻,比如柬埔寨从美国追回那些宝贝,我真心为他们高兴。这不仅仅是物归原主,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我这阵子的实践就是,通过关注这个“拉奇福德事件”,让我对文物保护和流失文物追索这事儿有了更深的感触。这些文化遗产,真的很珍贵,需要咱们每个人都去关注和爱护。希望以后这种靠盗窃和走私文物发家致富的人能越来越少,让每一件文物都能堂堂正正地待在它们应该在的地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