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七点起床,真是个折腾人的玩意儿。总听人说早起怎么怎么能多出多少时间,效率多高,感觉跟神话似的。我就寻思着,得,我也来实践一把,看看是不是真有那么玄乎。
最初的挣扎:闹钟与意志力的较量
我信心满满。睡觉前特意把闹钟设到了七点整,还放得老远,就怕自己迷迷糊糊给按了。结果?第二天早上,闹钟是响了,我也确实被吵醒了,但那个困,简直像是被人打了一顿闷棍。挣扎着爬起来,脑子跟一团浆糊似的,坐在床边缓了得有十分钟,才勉强算是“醒”了过来。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几天,每天早上都是一场意志力跟被窝的拉锯战,多数时候,还是被窝赢。
我就纳闷了,为啥人家能行,我就这么费劲?后来琢磨了一下,关键问题还是出在晚上睡得太晚。你想,天天后半夜一两点才睡,指望第二天七点精神抖擞地起来,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调整作息:从晚上开始的战斗
意识到问题所在,我开始尝试早点上床。这可比早起难多了!
- 手机是头号大敌:本来想着睡前看会儿书,结果,手一滑就点开了短视频,一刷就停不下来,等回过神来,又过了一个多小时。
- 建立睡前仪式感:试过泡脚,喝杯热牛奶,听点舒缓的音乐。刚开始几天有点用,新鲜劲儿一过,又被打回原形。有时候躺在床上,脑子里各种事情转来转去,越想越精神。
- 强制关灯:到了十一点,不管三七二十一,灯一关,手机扔一边。初期确实能早睡一点,但有时候就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干瞪眼到天亮的感觉,比晚睡还难受。
听人家说,成年人至少得睡够七个小时。这么一算,要想七点起,最晚也得十二点前躺平。这话听着容易,做起来是真难。身体那个生物钟,已经习惯了晚睡晚起,想给它掰过来,跟逆天改命似的。
一点点进展与反复
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也不是完全没效果。有那么几天,我真的在十一点半左右就睡着了,第二天七点闹钟一响,虽然还是有点迷糊,但比之前那种生不如死的状态要好多了。能起来给自己冲杯咖啡,安安静静地坐一会儿,感觉确实挺不错的。
但这种好状态持续不了几天。稍微一放松,比如周末跟朋友聚个会,或者晚上多看两集电视剧,好不容易调整过来的作息就又乱套了。然后又得从头再来,那种挫败感,别提了。
我发现,这事儿不能急于求成。得慢慢来,一点点往前挪。比如,先争取十二点半睡,再慢慢提前到十二点,再到十一点半。偶尔有反复也别太自责,毕竟咱也不是机器人。
最终的感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还在跟这个“七点起床”的目标较劲。有时候能做到,有时候做不到。但我慢慢明白一个道理,早起本身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如果为了早起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白天效率低下,那就得不偿失了。
对我来说,能比以前早睡早起一些,哪怕只是半个小时,能让早上多一点从容的时间,我就觉得挺满足了。这过程虽然磕磕绊绊,但也算是一种自我调整和学习。重要的是,我尝试了,并且还在努力,这就够了。至于能不能把“七点起床”变成雷打不动的习惯,随缘,哈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