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今儿个跟大家伙儿聊聊我的“三冠”经历。一听“三冠”,估摸着不少人会想到运动场上连拿三次冠军,那叫一个风光。不过我这“三冠”,可不是啥奖杯奖牌,那是我自个儿跟自个儿较劲,一步步啃下来的硬骨头。
一切的开端
那还得从几年前说起。那会儿,我算是栽了个大跟头,具体啥事儿就不细说了,反正就是一下子从云彩顶上掉到了泥巴坑里,工作没了,人也蔫了,整天不知道干以前那点儿能耐,感觉一夜之间就不值钱了。那段时间,真叫一个迷茫,不知道明天的饭辙在哪儿。
躺了几天,觉得不能这么下去了,人得活,还得活出个人样来。琢磨来琢磨去,得给自己找点事儿干,得学点真本事,能让自己重新站起来的本事。我就给自己立了三个坎儿,或者说,三个目标,当时心里想着,要是能把这仨都拿下来,我就不信我翻不了身。这,就是我最初的“三冠”念想。
我的第一顶“冠”:从零开始的挣扎
第一个“冠”,说白了,就是逼自己学一个全新的吃饭家伙。以前那套东西用不上了,我就找了个当时觉得特别难,但又特别有前景的方向。我跟你们说,开头那叫一个费劲。就像个瞎子摸象,两眼一抹黑。买了一堆书,对着电脑屏幕发呆,有时候一个问题能卡我好几天。晚上做梦都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符号和逻辑。好几次都想撂挑子不干了,心想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嘛
可一想到当时的窘境,牙一咬,又继续啃。白天看,晚上练,不懂就到处问,脸皮也厚了不少。慢慢地,好像有点开窍了,能看懂一些了,也能动手做点小东西出来了。当我第一次独立完成一个小玩意儿,虽然简陋得不行,但那股子激动劲儿,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这第一顶“冠”,算是勉强戴上了,虽然歪歪扭扭,但好歹是戴上了,让我找回了一点点自信。
第二顶“冠”:实践中的磨砺
有了点基础,我就开始琢磨着接第二个挑战了。这第二顶“冠”,就是把学到的这点东西,真正用起来,去解决实际问题,去接点能糊口的活儿。你以为学会了理论就万事大吉了?差远了!
真正上手干活,那又是另一回事。客户的要求千奇百怪,遇到的问题也是书本上没见过的。那段时间,熬夜是家常便饭,碰壁也是常有的事。有时候一个项目,改来改去,自己都快崩溃了。但没办法,既然接了,就得硬着头皮上。我把第一个“冠”里学到的那股子韧劲儿又拿了出来,一点点磨,一点点改。遇到搞不定的,就拉下脸去请教那些有经验的老师傅,哪怕被人说几句也认了。
慢慢地,手上的活儿也顺溜起来了,也能独立扛起一些像模像样的项目了。这第二顶“冠”到手的时候,心里踏实了不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啥也不会的门外汉了,起码能凭这手艺吃上饭了。
第三顶“冠”:真正的硬仗
前两顶“冠”拿下来,人也恢复了不少元气。但这第三顶“冠”,才是我给自己设的最终考验。我想干点更大的,更有挑战性的事儿,不单单是为了糊口,也想证明一下自己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这个过程就更漫长了,也更折磨人。它可能不是一个单一的项目,而是一个持续的努力,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毅力。我开始尝试更复杂的任务,甚至带了个小团队,去啃那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硬骨头。这里面的沟沟坎坎,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有因为意见不合跟人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也有因为进展不顺整夜睡不着觉的时候,更有好几次,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自不量力了。
但是,每次想放弃的时候,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看看那两顶已经戴在头上的“冠”,就又咬咬牙坚持下来了。这第三顶“冠”,花了我最长的时间,也耗费了我最多的心血。
等这三顶“冠”都实实在在地拿到手,我整个人感觉都不一样了。不是说我变得多牛掰,而是我知道,无论遇到多大的坎儿,只要肯下笨功夫,肯坚持,总能找到出路。这“三冠”对我来说,不是什么荣耀的光环,更像是一次脱胎换骨的锤炼。它们教会我的,是怎么在泥泞里爬起来,怎么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这就是我的“三冠”故事。没啥惊天动地的,就是普普通通一个人,跟生活较劲的一段经历。希望能给大伙儿一点点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