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老想起卡尔·马龙这号人物。就是那个打篮球的,犹他爵士队的那个大个子。可能是前几天翻看老照片,也可能是偶然看到点以前比赛的片段,就勾起了不少回忆。
我就找了点时间,专门回顾了一下他的职业生涯。也不是说要搞什么研究,就是纯粹个人兴趣,想重新“实践”一下当年看球的感觉,整理整理脑子里对他的印象。
开始回忆与查找
我第一步就是打开电脑,搜了搜关于他的基本信息。这家伙,外号“邮差”,听着就挺靠谱,好像总能把球“送”进篮筐。果然,一看数据,吓一跳。职业生涯总得分,三万六千多分!这在NBA历史上可是排最前面的几位之一,真是个得分机器。
然后我就想起来,他那身肌肉,在那个年代简直就是力量的象征。打大前锋位置,身体对抗能力超强,篮下硬凿、中距离跳投,都挺拿手。我记得他罚球姿势好像有点特别,不过命中率还挺稳的。
重温经典时刻
我找了一些他比赛的集锦来看。重点看了看他和老搭档约翰·斯托克顿的配合。那经典的挡拆,简直是篮球教科书里的内容。斯托克顿传球,马龙顺下接球得分,或者中投命中,这招在90年代真是让对手头疼。
- 看他俩的配合: 那种默契,真是没得说。一个传得妙,一个终结稳。
- 感受他的打法: 确实硬朗,技术也扎实,不是光靠身体吃饭。中投特别稳健。
- 回忆那些对决: 想起当年爵士队和公牛队在总决赛的较量,虽然都输了,但过程真是激烈。马龙对位罗德曼或者其他防守悍将,那场面,火星四溅。
整理印象与感受
看完这些资料和视频,我捋了捋思路。马龙这哥们儿,确实是个传奇。
第一感觉是“稳”。 他职业生涯特别长,好像打了19个赛季,而且出勤率惊人,很多赛季都打满了82场常规赛,这身体素质真是铁打的。得分和篮板数据也一直很稳定,常年保持在场均25分10个篮板左右,所以叫“邮差”,风雨无阻嘛
第二个感觉是“硬”。 不光是身体硬朗,打球风格也硬。他是那种能在内线翻江倒海,也能拉出来中投的硬汉。防守他绝对是件苦差事。
第三个感觉有点“憾”。 实力这么强,数据这么漂亮,搭档也给力,但就是没拿到总冠军戒指。两次打进总决赛,都遇到了迈克尔·乔丹和他的公牛队,只能说是时运不济。这也成了他职业生涯最大的遗憾。
这回重新“实践”回顾卡尔·马龙的过程,让我对这位球星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他不只是一个数据 monstruo,更是一个勤勤恳恳、作风强硬、非常值得尊敬的篮球运动员。虽然没能拿到那个最终的荣誉,但他的伟大是毋庸置疑的。今天这番回顾,感觉挺充实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