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听到有人说什么“3d球员”的,一开始我还不明白,以为是啥新出的游戏或者技术。后来稍微了解了下,好像是篮球那边过来的词儿,说的是会投三分又能防守的球员。不过嘛这词儿倒是提醒了我,我之前也捣鼓过一阵子“3d球员”——是字面意义上的,就是在电脑里建个三维模型的那种球员。
那段时间正好有点空,就想着学点新东西,觉得3d建模挺有意思的。正好手头有个想法,想弄个简单的体育小游戏玩玩,那肯定得有球员角色。我的“3d球员”实践就开始了。
准备工作和起步
第一步,肯定是找工具。咱也不是专业的,就找了个免费的建模软件,看教程都说这个适合新手。装好软件,打开一看,嚯,全是按钮和菜单,有点懵。但咱是谁,硬着头皮上呗。
第二步,找参考。光凭想象捏人可太难了,我就在网上找了好多运动员的照片,各种角度的,还有一些人体结构图啥的。想着照着葫芦画瓢,总不至于太离谱。
建模过程的折腾
开始捏人:先从最基本的几何体开始,比如用个方块或者球体,慢慢拉伸、切割、变形。我想着先搭个大概的身体框架,就跟搭积木似的。这一步就挺费劲,比例老是掌握不不是头太大就是胳膊太长,反复调整了好久。
- 身体部分:躯干、四肢这些大块头还算好弄,就是肌肉线条感不好表现,我弄出来的感觉有点像橡皮泥人,软趴趴的。
- 头和手脚:这绝对是难点!尤其是手,手指头那么多,关节又复杂,捏了好几次都不满意,弄了个大概形状,想着别太细究了,不然能卡在这儿一星期。脸部也一样,想捏得像个人样,太难了,就一个模糊的五官轮廓。
加上细节:模型大概成型后,就得想办法让它更像个“球员”。我给它“穿”上了球衣球裤。这不是真穿衣服,是用贴图。就是把球员的身体模型表面展开成一张平面图(这个过程叫UV展开,当时弄得我头都大了),然后在图片上画出球衣的样子,再贴回到模型上。
贴图绘制:我用画图软件画了简单的球衣纹理,数字号码啥的。皮肤也得有颜色,不能是灰模。找了些皮肤的颜色贴上去。这一步做得比较糙,接缝的地方有时候对不上,看着有点别扭,但总算有点颜色了。
尝试让它“动”起来(失败了)
光有个模型还不行,球员得能动才像话。我就想着给它加上骨骼,然后摆几个姿势看看。这又是一个大坑。给模型加骨骼(叫“骨骼绑定”),然后调整每个骨骼对模型表面的影响权重,这活儿太细了。我试着绑了一下,结果一动胳膊,腋窝那块儿就变形得不成样子,跟面条似的。搞了半天,效果惨不忍睹,这步基本算放弃了,就让它保持一个默认的站立姿势。
的结果与感受
最终成果:捣鼓了差不多一两个星期,电脑里就多了个看着有点呆,动作僵硬,细节粗糙的“3d球员”模型。跟人家游戏里那种酷炫的角色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不过也算是我自己一点点捏出来的,心里还是有点小满足。
实践感受:这回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看着简单的东西,实际做起来是真不容易。一个游戏里跑来跑去的虚拟球员,背后是建模、贴图、绑定、动画等等一大堆复杂的工作。这比篮球场上练好投篮和防守这两样本事儿,感觉还要繁琐得多。虽然成品不咋地,但整个过程摸索下来,对3d是怎么回事,算是有了点直观的认识,也挺有意思的。以后再玩游戏或者看动画,可能会更留意这些模型是怎么做出来的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