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最近老琢磨一个名字,就是“张晓阳”。为啥?也不是啥大事儿,就是前前后后,好几次在不同的地方瞅见这名字,给我弄得有点儿晕。
最开始,我记得好像是在哪个新闻旮旯里看到的,说是有个叫张晓阳的,好像是哪个公司的头儿,或者是管招商引资的,反正听上去挺厉害,谈合作,搞投资什么的。当时我就随便瞄了一眼,心想,这名字还挺常见的,这人应该挺能干。
结果没过多久,我又在看一些跟农业沾边儿的东西时,又跳出来个“张晓阳”。但这回,这哥们儿是搞种子的,说什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带着一股子书生气,在介绍他们公司的各种“金”种子。我当时就“欸?”了一下,脑子有点儿打结。心想这跨度也太大了?前阵子还听他在说船舶科技、投资合作,这会儿咋又跑去捣鼓种子了?难不成是同一个人?现在大佬都这么跨界的吗?
我就有点儿好奇了,你说这事儿闹的。我就顺手在网上划拉了几下,想看看这到底是不是一个人。输进去一搜,嚯,好家伙!还真不止一个张晓阳。
有搞船舶科技的副总。
有兰州搞种子的协会秘书长。
还有桂林市科技局的领导,也叫张晓阳,还去研究所调研什么的。
甚至可能还有其他我没搜到的。
这下算是整明白了。闹了半天,是重名闹的乌龙。也是,中国这么大,叫“晓阳”的肯定不少,姓张的更是大姓,凑一块儿重名也太正常了。
一点想法
这事儿,也没啥特别的,就是自己瞎琢磨的一个过程。但回头想想,也挺有意思。有时候我们看信息,就容易先入为主,看到个名字就默认是之前知道的那个人,脑子里就给他画了个像。结果?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这提醒我,以后看东西还得仔细点儿,不能想不同地方的张晓阳,在各自的领域里忙活,都在做自己的事儿。咱们获取信息的时候,也得搞清楚“此张晓阳”是不是“彼张晓阳”,不然就容易像我一样,在脑子里上演一出“跨界大戏”,哈哈。
这就算是我最近瞎琢磨的一个小记录,分享给大家乐呵乐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