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唠唠我琢磨“老尼尔森”这事儿的过程。
总听人提起这名字,尤其看球的时候,解说老说谁谁谁是他的弟子,或者哪个战术有他的影子。我就好奇了,这老头谁?这么神?
我就开始自个儿瞎琢磨,找了些资料看。,原来是唐·尼尔森,一个NBA教练,听说胜场还最多,挺牛的。最出名的就是他搞的那个“跑轰”,听着就挺带劲。
捣鼓“跑轰”那点事
我这个人,就喜欢刨根问底。啥叫“跑轰”?我看了些介绍,又找了些老比赛的片段瞅了瞅。我的理解,说白了就是:
- 快!拿到球就往前冲,玩儿命地快。
- 攻!有机会就投,甭管合理不合理,先把分得了再说。
- 不太管防守?好像是这么个意思,就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进攻上,打乱对方节奏。
他当年在勇士搞的那个TMC组合,穆林、哈达威、里奇蒙德,嚯,个个都是砍分高手。看他们打球,数据是真漂亮,场均得分刷刷往上涨,比赛看着也热闹,跟田径队似的,全场飞奔。但是,丢分也多,防守跟筛子似的。
当时我就犯嘀咕,这种打法,能赢球吗?光顾着自己爽了,遇到防守硬朗、节奏慢的队,不是要吃瘪?果然,好像他们季后赛走得也不是特别远。这就让我觉得,这老尼尔森,想法是真大胆,甚至有点“疯狂”,但好像也不是万能药。
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这让我想起以前我们单位组织打篮球赛。那时候年轻气盛,我也爱冲,学着电视上那些快攻打法,拿球就闷头往前跑,队友也跟着瞎跑。一开始打那些没啥章法的队伍,确实能靠速度冲垮他们,得分也快。
但是,遇到稍微有点战术素养,防守站位好一点的队,我们那套就行不通了。人家稳扎稳打,落好阵地,我们一味求快,失误就多,体力消耗也大,打到后面就跑不动了,反而被人家按着打。
那次经历之后,我就琢磨,老尼尔森那套“跑轰”,肯定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他敢那么打,肯定有他的道理,比如对球员特点的极致运用,对比赛节奏的掌控等等。不是我们那种没头苍蝇似的瞎跑。他那是体系,我们那是瞎折腾。
后来他又去小牛,好像打法又变了,开始重视诺维茨基这种高个子投手的用法,也算是“小球”的雏形。感觉他这一辈子,就没停止过琢磨篮球这事儿,总想搞点新花样。
唠叨几句
我琢磨老尼尔森这过程,就是从一开始觉得“这老头真敢想”,到后来觉得“这打法好像不太靠谱”,再到自己实践碰壁后,反过来佩服他“这老头真有东西,不是瞎搞”。
虽然他没拿过总冠军,但人家胜场最多,这说明他那套在常规赛肯定是有用的,而且他对篮球战术的发展,确实有挺大贡献。现在流行的“小球”,多少都得感谢他当年做的那些“实验”。
行了,今天就先唠这么多。瞎琢磨的东西,不一定对,大家看个乐呵就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