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看到个词儿,叫loko。啥意思咱也没细究,好像有说是个软件名儿,也有说是“疯狂”的意思,还有卖假花的牌子也叫这个。反正挺杂。
看到这词儿,我就想起我之前瞎折腾的一段经历了。那会儿确实有点“loko”,或者说,有点魔怔。
开始折腾
事情是这样的,我之前不是对那个老旧的收音机有点不满意嘛声音沙沙的,频道也少。我就寻思着,能不能自己动手给它改造一下,让它能连上手机放歌,或者至少能听网络电台。
说干就干,我这人就这毛病,一有想法就按捺不住。先是上网查资料,看别人都是怎么搞的。翻了好多帖子,看得眼花缭乱,各种方案都有,感觉都挺复杂的。
然后我就开始动手拆那个老收音机。那家伙,年纪比我都大,里面的构造还挺有意思,都是些老零件。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拆开,生怕弄坏了什么。
- 第一步,我先研究它的电路板,想找到音频输入或者功放的部分。拿着万用表这里量量,那里测测,搞了半天,大概摸清楚了。
- 第二步,我去电子市场淘零件。买了蓝牙模块、解码板、还有些电阻电容什么的。挑花了眼,老板还一个劲儿给我推荐贵的,我没理他,捡便宜的拿。
- 第三步,就是焊接了。这可是个细致活儿。我那个老焊台也不给力,温度不太稳。搞得我手忙脚乱,不是烫了手,就是虚焊了。线也接得乱七八糟,跟蜘蛛网似的。
- 第四步,通电测试。这是最紧张的环节。插上电,心里默念千万别冒烟。还没短路。但是,也没声音。
反复调试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调试过程。没声音?查线路。是不是蓝牙没连上?换手机试试。解码板有问题?重新接线。功放没启动?看供电。反正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那几天,我下班回家就钻进那个角落里,对着一堆破烂鼓捣。饭都顾不上吃,觉也睡不家人都说我魔怔了,跟那堆破铜烂铁较劲。
试了好几天,有时候有点声音了,但杂音巨大;有时候能连上蓝牙了,但放一会儿就断了。反反复复,拆了装,装了拆。
的结果
也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怎么着,总算是让它响起来了,也能连蓝牙放歌了。虽然音质嘛也就那样,甚至不如直接用手机放。而且那个老收音机的壳子也被我钻得全是洞,难看得不行。
回想起来,整个过程确实挺“loko”的。投入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搞出个四不像的东西。但捣鼓的过程还是挺有意思的,虽然结果不咋地,但就是体验了那个从无到有(虽然还是“无用”)的过程。
现在那个改造后的收音机还在角落里放着,偶尔打开听一下,也算是个纪念。这就是我关于“loko”这个词联想到的一段实践记录,瞎折腾,但乐在其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