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进攻进化史:从瞎打到有点章法
行,今天就唠唠我们队进攻这块儿是怎么练的。那真是瞎打,球到了谁手里谁就闷头往里冲,或者外面有机会就扔一个,根本谈不上什么战术。打顺了还一打不顺,全都卡壳,你看我我看你,时间快到了就随便扔一个完事。
后来觉得这样不行,老输球,而且打得特别难看。我们就琢磨着得搞点“高级”玩意儿,看看网上那些视频,什么三角进攻、什么复杂跑位的,看着都挺牛。于是哥儿几个就试着练了练。结果?乱套了!跑位跑到一半,人撞人;传球传到一半,不知道该给谁;谁该掩护,谁该切入,脑子一团浆糊。练了几次,发现比瞎打还乱,进攻效率反而低了,大家积极性都受打击。
返璞归真:捡起最简单的
碰壁之后,我们明白了,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对我们这种业余队伍来说,太难了,不实用。老老实实从最基础的搞起。我们就挑了两个最常见的配合开始死磕:
- 挡拆(Pick and Roll): 这个听着简单,做起来真不简单。一开始练,要么是挡人犯规,要么是持球人突破太急不等挡拆到位,要么是挡完人就站那不动了,顺下时机也不对。我们就反复练,从慢走到快跑,强调挡的质量、拆的时机、传球的选择。现在算是我们进攻的一个常规武器了,虽然有时候还是会失误,但比以前强多了。
- 传切(Give and Go): 就是传完球立刻空切篮下。这个也简单,但关键是要养成习惯。以前很多人传完球就看戏了,现在我们强调必须动起来。练这个的时候,防守人稍微一愣神,就是一个轻松上篮的机会。这个配合虽然老套,但真好用,能调动对方防守。
实践中的磕磕绊绊
练归练,实战是另一回事。 场上情况瞬息万变,对手一上强度,我们脑子就容易短路,练的东西又忘了。经常出现的问题:
- 战术执行到一半就中断了,又回到单打独斗。
- 队友之间沟通不够,跑位重叠或者传球失误。
- 体力下降的时候,跑不动了,战术自然也打不出来。
- 过于依赖某一种战术,被对手识破后就没辙了。
这进攻战术的练习,真不是一两天的事。我们现在算是摸到点门道了,就是把一两个简单的配合练熟、练精,让它成为肌肉记忆。场上不需要想太多,身体就能自然反应。比起追求那些复杂的战术,把基础打扎实,让球流动起来,机会自然就出来了。虽然现在还远远不够,但起码打球看着有点章法了,不像以前那样一盘散沙。这过程挺折腾,但也挺有意思,继续练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