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瞎琢磨,想起来以前捣鼓过的一个事儿,当时脑子一热,就管它叫“条顿计划”。不是说真跟那帮骑士老爷有啥关系,就是觉得那会儿我们那摊子事儿,开头那股劲儿,特别像他们刚起来那会儿,规矩森严,自我感觉贼牛。
起初的架势
刚开始拉队伍,定规矩,那叫一个严格。每个人都得按流程来,文档写得那叫一个详细,开会也是一板一眼,跟骑士团的军规似的。我们都觉得,这么搞下去,肯定能成个大事儿,建起一个“骑士团国”那样的稳固地盘。那时候心气儿高,觉得我们的“重甲骑兵”——也就是核心技术或者说主打产品——天下无敌,谁来都不怕。
过程中的磕绊
可干着干着就不对味儿。就像历史书里写的,那帮骑士后来也变味儿。我们内部也是,慢慢地,有些人就开始搞小动作,流程虽然还在,但执行起来就走样。沟通也少,各干各的,信息不透明,跟骑士团内部权力斗争似的,互相不信任。
- 沟通问题:一开始还天天碰头,后来变成一周一次,再后来邮件都懒得回。
- 内耗:资源分配开始不均,有人觉得自己的“封地”被侵占,开始扯皮。
- 目标模糊:最开始的目标很清晰,后来为各自的“小算盘”,方向就开始跑偏。
感觉就像骑士团后期那样,内部矛盾越来越大。外面看着还挺像回事儿,里面已经开始烂。我们那个所谓的“重甲优势”,也因为大家心思不齐,维护跟不上,加上外部环境一变,变得不那么好使。
的崩盘
的结果,跟格林瓦尔德会战差不多惨烈。不是说真打仗,而是项目或者说那个团队,突然就在一个关键节点上崩。可能是某个重要交付失败,也可能是核心成员突然跑路,反正就是精锐尽失,一下子就垮。
回头看,早就埋下隐患。就像条顿骑士团,一场战役失败只是导火索,真正的原因还是内部那些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人心散的问题。我们也是,过于迷信一开始的“规矩”和“优势”,忽视人的因素,忽视内部的沟通和信任建设。搞得大家都不满意,怨声载道,跟普鲁士联盟反对骑士团似的,人心散,队伍自然就带不动。
这“条顿计划”的实践算是彻底失败。给我最大的教训就是,光有强大的“盔甲”和严苛的“军规”是远远不够的。人心要是齐不,内部要是先烂,再强的“骑士团”也得完蛋。这事儿过去挺久,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挺唏嘘的,算是一次深刻的实践教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