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下来,就想着找点东西看看,不知道怎么就点开蒂姆伯顿的片子。以前,也零零散散看过一两部,就觉得这导演风格挺特别的,黑乎乎的,带点怪诞,但又有点童话那个意思。
这回算是下决心,想好好捋捋他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就找他的片单,从比较早的开始,一部一部看起来。
我的实践过程
第一步: 我先是找他几部最有名的代表作,比如《剪刀手爱德华》、《僵尸新娘》、《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爱丽丝梦游仙境》这些。就这么连着看几天,一部接一部。
第二步: 看的时候,我就不光是看个热闹。我开始留意他画面里的细节。比如:
- 颜色: 他特喜欢用那种对比强烈的颜色。要么就是整个画面暗沉沉、冷飕飕的,偶尔冒出来一点鲜艳的颜色;要么就是那种饱和度特别高、看着有点假假的糖果色,但底下又透着点不安。
- 人物造型: 角色都挺有特点,大眼睛,瘦长的身形,脸色苍白,看着有点病态,但又透着一股子无辜或者神经质。约翰尼·德普和海伦娜·伯翰·卡特老出现,造型一次比一次夸张。
- 场景: 那些建筑,环境,老是那种尖尖的、扭曲的,有点像老欧洲那种哥特式建筑的感觉,但又加很多他自己的想象,弄得跟梦里似的,或者说噩梦里。
- 音乐: 丹尼·艾夫曼的配乐也是个重点,那种有点诡异又有点梦幻的调调,跟他画面简直是绝配。
第三步: 看多,我就开始琢磨。他老是讲些啥故事?我发现他特别喜欢拍那种“边缘人”或者“怪胎”。就是那种跟周围格格不入,不被大家理解,但内心可能挺善良,或者挺有才华的角色。剪刀手爱德华就是最典型的。他通过这些角色,好像在表达一种对主流社会或者说“正常”标准的一种反思。
第四步: 我还特意去翻翻,看些关于“哥特”风格的介绍。原来他这种黑乎乎、有点恐怖又有点浪漫的调调,确实是从哥特艺术那儿来的灵感,但他又不是完全照搬,而是加很多现代的、个人的东西进去,搞成他自己独一份儿的“伯顿式哥特”。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