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搞东西的时候,碰到个词儿,叫‘phon’。当时就有点懵。
看着眼熟,好像在哪见过,又好像挺陌生。英文嘛有时候就长这样,几个字母凑一块儿,看着简单,真要问啥意思,就卡壳。我就顺手查查。
,原来是跟声音大小有点关系,是个单位,叫啥“方”。我们平时说分贝多,这个“方”还真不常用。它还能当个词头,就是加在别的词前面,表示跟“声音”或者“音调”有关。像咱们说的电话(telephone),不就是远距离(tele)传声音(phone)嘛
这一下就让我想起之前捣鼓家里那套破音箱的事儿。
想起个事儿
那会儿刚搬家,想着把原来那套旧音箱弄看个电影听个歌也舒服点。那套家伙,买的时候说是效果多好多结果?线就一堆,红的白的黄的,还有些叫不出名字的接口。
我就凭着记忆,还有网上找的那些个模模糊糊的教程,开始接线。先是把播放器连到功放,再从功放连到各个音箱。主音箱、环绕、中置,还有那个死沉的低音炮。
过程嘛简直就是灾难。
- 第一步:对着接口插线,有的松松垮垮,有的死活插不进。
- 第二步:开机测试,要么没声音,要么就是“嗡嗡嗡”的电流声,吵得脑壳疼。
- 第三步:拔下来,换个插法,再试。还是不行。
- 第四步:开始怀疑是不是线坏,或者音箱坏,或者功放坏。
说明书?早不知道扔哪儿去,就算找到,估计也是写得跟天书似的,啥“阻抗匹配”,“声道分配”,看着就头大。我就是想听个响而已嘛
当时肯定没琢磨什么“phon”这个单位,但那噪音,那刺声,估计“phon”值肯定不低,哈哈。反正就是跟声音各种较劲。
搞一下午,浑身是汗,声音总算是出来。但是,总觉得哪儿不对劲,有时候感觉左边声音大,右边声音小,有时候感觉人说话的声音闷闷的,不够清楚。调功放上的各种旋钮,啥高音低音平衡的,调来调去,好像有点用,又好像没啥大变化。
弄得我一个头两个大,索性就那么着,能响就行,什么立体声、环绕声,听个大概齐得,不想再折腾。真是身心俱疲。
今天看到这个‘phon’,跟声音有关,一下子就勾起那段不算愉快的实践回忆。有时候这些看着挺高科技或者挺专业的东西,落到咱们普通人自己动手实践的时候,还真是挺磨人的,各种小问题不断。实践出真知,这话不假,但也确实需要耐心和那么点运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