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颓势”,不是什么大道理,就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事儿,唠唠嗑,分享一下。
我记得大概是几年前,当时还在一家看起来挺红火的公司干活。那会儿,行业里都在喊转型、升级,我们公司也一样,天天开会,画大饼,说要搞这搞那,感觉明天就能上市敲钟似的。大家都挺激动,觉得跟对人,上快车。
风向变
但好景不长,大概过一年多,我就感觉有点不对劲。 最开始是从小地方体现出来的。比如,以前下午茶、零食什么的都挺后来就没,说是要“降本增效”。行,这个也能理解。但报销就开始变得特别费劲。
- 以前出差打个车,实报实销挺痛快的。
- 后来就得填一堆表,领导签完字,财务还要审半天,有时候还找理由给你砍掉一点。
- 再后来连买个办公用的笔、本子,都要走很复杂的流程,感觉自己像是在讨钱一样。
那时候我就嘀咕,公司是不是有点紧巴?但老板还在大会上说,这是规范管理,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行,继续信你。
人心散
真正让我觉得问题严重,是人。 先是几个我挺佩服的技术骨干,平时话不多,但活儿干得是真漂亮的那种,突然就提离职。也没听说他们找好下家,就是裸辞。问原因,就说累,想歇歇。
紧市场部的一个挺能张罗的负责人也走。这就不太正常,正是需要他冲锋陷阵的时候。公司对外就说是“个人发展原因”。但私下里,大家都在传,说是项目拿不到钱,推不动。
那段时间,办公室里气氛明显变。以前大家没事儿还凑一起吹吹牛,后来都变得沉默,各干各的。新人招不进来,老人留不住,留下来的,也有不少开始摸鱼,刷刷手机,到点就走。
我当时负责带一个小项目,本来计划要加人、加预算的。结果?要人没人,要钱没钱。每次去跟领导汇报困难,领导就说“克服一下”、“想想办法”,就是不给实际支持。搞得我焦头烂额,项目进度一拖再拖。
结局
的结果,也不出所料。 又撑大半年,公司开始裁员。先是优化“边缘部门”,然后是“重组架构”。我运气还行,在正式裁到我头上之前,自己先找个机会溜。
回头想想,那些“颓势”的迹象早就出现,报销变难、核心员工流失、项目停滞、人心涣散…… 可惜,当时自己还抱着一丝幻想,觉得能挺过去。或者说,是沉没成本太高,不愿意承认现实。
这“颓势”有时候不是一下子就来的,都是一点点积累的。早点发现苗头,早做打算,总比被动挨打要强。这就是我的一点经历,不一定对,大家随便听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