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今天想跟大家唠唠我最近在琢磨,并且也算是亲身实践的一点心得,我管它叫“尖兵”实践。不是说真去当兵打仗,是说在咱平时工作或者学习里头,怎么能像个尖兵一样,冲在前面,把一些硬骨头啃下来。
起因:为啥要当这个“尖兵”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我们团队接了个新活儿,说白了就是个烫手山芋。系统老旧,文档缺失,之前的负责人也走了,留下一堆“历史遗产”。大伙儿你看我我看你,都有点犯怵。这玩意儿要是搞砸了,影响可不小;要是那工作量和压力可想而知。我寻思着,总得有人先上,不然这活儿就得拖黄了。而且我也挺想挑战一下自己,看看能不能把这种老大难问题给解决了,也算给自己涨涨经验值。
准备阶段:磨刀不误砍柴工
决定要当这个“尖兵”之后,我没急着一头扎进去。我先花了几天时间,把能找到的零星资料都翻了个底朝天。 虽然不多,但好歹能拼凑出个大概轮廓。然后我又去找了几个和这系统打过交道的老同事,请他们吃了顿饭,聊了聊他们当年踩过的坑,还有对这系统的一些看法。这过程挺重要的,能让你少走不少弯路。
我还专门列了个单子,把我能想到的风险点、需要攻克的难关,还有可能用到的工具、技术都写了下来。心里大概有个谱了,才敢开始动手。
攻坚过程:摸着石头过河
真正的挑战是从这儿开始的。 我先是从最外围、最容易理解的模块入手,一点点往里渗透。那感觉,真就像在迷雾里探路,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遇到搞不懂的地方,我就停下来,画流程图,或者写点小程序去验证我的猜想。有时候一个问题能卡我大半天,那叫一个头秃。
记得有一次,为了搞明白一个核心算法的逻辑,我硬是把几千行天书一样的代码,一行行地读,加上各种调试信息,反复跑。那几天真是吃也吃不睡也睡不香,脑子里全是那些变量和函数在打架。 但就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硬是给啃下来了。当那个算法按照我预想的跑通的时候,那成就感,甭提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没单打独斗。遇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需要其他资源配合的时候,我也会主动跟团队其他成员沟通。比如,我发现有个模块跟小李之前负责的系统有接口,我就拉着他一起分析,效率就高多了。当“尖兵”不是说要当孤胆英雄,而是要能带动大家一起往前冲。
初步成果与分享:让经验活起来
经过差不多两周的折腾,我对这个“烫手山芋”总算是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也解决掉了几个最关键的瓶颈问题。系统在我手上慢慢能跑起来了,虽然还有很多细节要完善,但至少大方向是明确了。
然后我就赶紧整理了一下我的实践记录,包括我踩过的坑、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一些初步的梳理成果。我专门开了个小会,把这些东西跟团队的兄弟们分享了一下。 目的有俩:一是让大家对这个系统有个底,后续一起维护的时候能更顺畅;二也是希望我的这点经验能给他们一些启发,以后遇到类似问题知道该怎么下手。
分享的时候,我尽量用大白话,把自己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遇到的困难,怎么克服的,都原原本本说出来。大家听得也挺认真,还提了不少好问题,又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
后续与感悟:尖兵之路,未完待续
现在这个项目还在继续推进,但我感觉心里踏实多了。因为最难啃的骨头已经被我们这群“尖兵”合力拿下了。回头看看这段经历,我觉得当“尖兵”有几个坎儿特别重要:
- 敢于担当: 面对困难和未知,得有勇气站出来说“我来试试”。
- 沉下心气: 不能急于求成,得耐得住寂寞,一点点去钻研。
- 善于 不光要会做,还要会思考,把经验教训变成自己的东西,也方便分享给别人。
- 乐于分享: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把经验分享出去,才能让整个团队都强起来。
当“尖兵”确实挺累,压力也大,但那种攻克难关后的喜悦,还有看到自己和团队一起成长的感觉,真的是什么都替代不了的。行了,今天就先唠叨这么多,希望我这点不成熟的实践记录,能给大家伙儿一点点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