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我就来聊聊这个“hornets”,也就是咱们常说的马蜂。这玩意儿,我可是下了点功夫去琢磨和观察的。
初识与困惑
我对这些飞来飞去的家伙也是一头雾水。有时候在院子里、公园里,看到个头不小的蜂,心里就嘀咕:这到底是蜜蜂、黄蜂还是马蜂?它们长得,说像也像,说不像,仔细瞅瞅又有区别。特别是那个头大的,嗡嗡飞过,还真有点吓人。
我记得小时候,老人们就常说“别惹马蜂窝”,捅了马蜂窝那可不得了。一直以来我对这类昆虫都敬而远之,但具体怎么分,也说不太上来。
开始我的观察实践
后来有段时间,我住的地方附近绿化比较这些蜂出现的频率也高了。我就琢磨着,得好好看看这帮小东西到底有啥不一样。于是我就开始留心观察了。
我发现,这马蜂,个头确实是最大的。比咱们常见的那些小蜜蜂,甚至比一般的黄蜂,都要大上一圈。身体的颜色,通常是那种黄黑相间的条纹,非常鲜明,看着就挺“凶悍”的。相比之下,蜜蜂就显得“温柔”多了,身体圆滚滚的,毛茸茸的,颜色偏金黄或者棕黑。
还有就是它们干的活儿。蜜蜂,大家都知道,勤劳的小蜜蜂,采花粉酿蜂蜜。它们经常在花丛里忙活。但马蜂这玩意儿,我瞅着它们老是在追别的小虫子,或者在一些腐烂的水果边上转悠。后来我查了点资料,才知道,它们是吃肉的,捕食其他昆虫,算是益虫,但对人来说,那蜇人可不是闹着玩的。
巢穴的区别是关键
再说说它们住的窝。这个差别可就大了去了。我之前专门留心过,马蜂的窝,感觉像是用那种纸浆糊起来的,灰扑扑的,一层一层的,有点像倒挂的莲蓬头,或者不规则的球形。跟蜜蜂那种用蜂蜡做的、整整齐齐六边形小房间的蜂巢,完全是两码事。黄蜂的巢有时候也跟马蜂的类似,都是纸质的,但蜜蜂巢穴的材质是独一份的蜡质。
有一次我在一个老房子的屋檐下,就发现了一个不小的马蜂窝。我没敢靠近,远远地用长焦镜头拍了照,放大一看,那结构,确实跟纸糊的工艺品似的。这一下,我对马蜂窝的印象就特别深刻了。
习性与攻击性
还有一点,就是脾气。蜜蜂一般情况下,你不去招惹它,它也懒得理你。它们蜇人往往是出于自卫,而且很多蜜蜂蜇完人自己也就挂了。但马蜂,那可就厉害多了,攻击性强不少。它们感觉领地受到威胁,或者你无意中惊扰了它们,那它们可是会群起而攻之的,而且能反复蜇人。遇到马蜂,尤其是马蜂窝,最好是保持距离,赶紧撤。
我记得有一次在山里徒步,路过一棵树,就听见头顶嗡嗡声一片。抬头一看,好家伙,一个篮球大的马蜂窝!我们一行人赶紧屏住呼吸,轻手轻脚地快速通过,大气都不敢喘。那种紧张感,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
实践总结
经过这么一番观察和了解,我现在基本上能分清了:
- 看个头:马蜂通常最大。
- 看身材:马蜂腰细,身体相对光滑;蜜蜂圆胖,多毛。
- 看食物:马蜂吃虫,蜜蜂采蜜。
- 看蜂巢:马蜂窝是纸质的,蜜蜂窝是蜡质的。
- 看脾气:马蜂更具攻击性。
这回对“hornets”也就是马蜂的实践观察,还是挺有收获的。虽然它们看着有点吓人,但了解了它们的习性,就知道怎么和它们“和平共处”,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了。以后再在野外瞅见这些家伙,我心里就有数多了,知道哪些可以远远欣赏,哪些得赶紧绕道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