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半斤八两”这个词儿,不是光说不练,是我自个儿最近捣鼓一件事儿后的真实体会。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我琢磨着优化一下家里那台老电脑的性能。你们也知道,老机器了,扔了可惜,用着又卡。我就想着,要么换个固态硬盘,要么加条内存,预算有限,只能二选一。
第一步,我就开始做功课。上网查呗,看各种评测,逛论坛看人家怎么说。有人说换固态硬盘效果立竿见影,开机速度嗖嗖的,打开程序也快。也有人说内存是瓶颈,加了内存多任务处理就不卡了,玩游戏也能顺畅点。
看着都挺有道理,搞得我有点晕。你说这俩方案,听起来好像都能解决我的问题,但哪个效果更心里就犯嘀咕。
我就开始实际“勘察”。我把我那台老电脑拆开看了看,主板接口啥的都支持。然后我就去电脑城转悠,问问价格,看看实物。卖固态的小哥把固态硬盘吹得天花乱坠,说现在价格也下来了,性价比高。卖内存条的小哥,也不甘示弱,说现在软件吃内存厉害,加内存才是王道。
听他们一说,我更糊涂了。感觉好像都对,又好像都没说到点子上。我这老电脑,CPU本身就不咋地,显卡也是个亮机卡。你说我换个顶级的固态,或者加个超大内存,是不是有点浪费?
然后,我就静下心来琢磨。我这电脑主要就是上上网,写写东西,偶尔处理下图片,也不玩啥大型游戏。换固态,开机是快了,但我平时也不怎么关机。打开程序快点?好像也行。加内存,多开几个网页可能不卡?但好像我平时也没开那么多。我就寻思,这两个方案对我这实际应用场景来说,提升效果是不是都差不多?
想到这儿,我突然就明白了“半斤八两”的意思了。咱老祖宗那时候一斤是十六两,半斤就是八两,重量是一样的。用在我这事儿上,就是说这两个方案,可能最终带来的体验提升,对我来说,差别不大。可能换固态在某些方面好一点点,加内存在另一些方面好一点点,但综合来看,谁也没比谁强多少,都是在有限的预算里做点小修小补。
这让我想起以前在厂里的一件事
那时候我们车间有两个小组,张三带一组,李四带一组。领导让我们评价哪个组效率高。我们天天在一块儿干活,能不知道吗?
- 张三那组,人比较滑头,干活看着快,报表做得也漂亮,但小毛病多,返工的时候也不少。
- 李四那组,人老实,干活慢悠悠,看着不出活,但质量抓得严,一步一个脚印,返工少。
你真要掰扯开了算总账,一个月下来,两组完成的合格产量,真是半斤八两,谁也没比谁多多少,谁也没比谁少多少。报上去的数据可能张三好看点,但实际干的活,大家心里都有数。
所以你看,很多时候,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或者我们看到的现象,扒开外面那层皮,里子可能都差不多。就像我这电脑升级的事儿,我索性啥也没换,省下钱吃顿好的了。因为我琢磨明白了,对我这老牛破车,怎么折腾,也就那样了,花那钱提升的那一点点,不值当。认清这个“半斤八两”的现实,心里反而踏实了。
这就是我这回实践“半斤八两”这词儿的整个过程和想法,跟大家分享分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