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苏州东吴,一开始我也不是特别清楚,就住这块儿地嘛听得多了,总觉得跟历史课本里的三国有点关系,但具体咋回事,一直模模糊糊的。
后来有段时间比较闲,我就琢磨着,得把这事儿搞搞明白。总不能住这儿,连脚下这片地以前是啥样都不知道?于是我就开始了我的“探索”过程。
第一步:瞎琢磨和初步打听
我先是自个儿瞎琢磨,苏州带个“吴”字,那三国里的东吴,是不是就跟这儿有直接关系?然后我就找了些本地的老人,还有对历史稍微有点兴趣的朋友打听。他们七嘴八舌的,有的说孙权就是在这边起家的,有的说首都不在这儿,在南京那边,那时候叫建业。
第二步:查资料,理清脉络
光听别人说不行,信息太乱。我就上网,还翻了些书,专门找关于“东吴”和“苏州”关系的资料。这一查,还真有点意思。
- 搞清楚了时间:大概就是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历史上叫东吴或者孙吴。这一下子就把时间点定下来了,就是三国鼎立那个时候。
- 搞清楚了地盘:东吴的地盘主要在长江中下游,确实包括了现在的苏州这一大片区域。虽然孙权后来定都建业(南京),但整个江东地区,尤其是苏州这块,算是他们的大本营和根基。你想,孙坚、孙策他们打基础的时候,活动范围就离不开这儿。
- 搞清楚了人物:孙权、周瑜、陆逊这些名字,以前就听过,现在知道他们跟这片土地的关系更深了。特别是陆逊,好像有个什么大胜仗之后,孙权才放心称帝的。
第三步:实地感受(虽然不一定直接是东吴遗址)
虽然现在苏州城里直接标明是“东吴”时期的遗址不多,但我还是去了些古城区、博物馆转了转。你想,虽然建筑可能早就变了样,但这片土地是实实在在的。站在苏州的某些老街或者河边,我就试着去想象,一千八百年前,这里可能是兵营,可能是市集,也可能是某个东吴将领的府邸。这种感觉挺奇妙的,历史一下子就“活”过来了点儿。
比如去那个盘门,虽然主要是元朝明朝的遗迹了,但它那个水陆城门的格局,自古就有,保不齐东吴那会儿就有类似的防御工事?瞎想想也挺有意思。
的一些想法
这回自己动手动脚地去了解“苏州东吴”,比干巴巴地看历史书有意思多了。虽然过程挺简单,就是问问人、查查资料、自己再瞎转悠转悠,但确实让我对苏州这地方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在那个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也扮演过那么重要的角色。感觉跟这地方的联系,又深了一层。
这就是我自个儿琢磨和了解“苏州东吴”的整个过程,不专业,但挺真实的,分享给大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