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小孩要琢磨去处,问到我哥伦比亚大学咋样,勾起我之前帮着研究过一阵子的回忆,正好拿出来唠唠。
那会儿也是,家里亲戚的小孩儿,成绩还行,心气儿也高,就瞄着那几个所谓的“藤校”。哥伦比亚嘛名气是真大,纽约市中心,常春藤,听着就厉害。所以我就下功夫去扒拉一下,不光是网上那些排名、介绍,我还托几个在那边待过的朋友,问点实际情况。
扒拉信息的开始
一开始就是看那些大家都知道的。常春藤盟校,牌子硬,历史久,1754年建的,比美国历史还长点儿。位置也在纽约曼哈顿,说是世界中心也不为过。这地理位置,对学某些专业的,比如金融、商科、艺术、传媒啥的,确实有优势,机会多,见识广。
然后就是看专业。哥大确实牛,很多专业都排前面。
- 商学院是顶尖的,MBA项目老厉害,想搞金融的挤破头。
- 工程学院也强,说是世界一流,里头好多大牛。
- 还有些专业,像什么国际关系、新闻、法律,都是传统强项。
- 甚至一些看起来不那么热门的,比如历史、文学、甚至生物统计、公共卫生这些,排名都相当靠前。
结合实际情况琢磨
光看这些光鲜的还不行,得想实际的。我就开始琢磨几个事儿:
第一,是真牛还是名气大? 哥大整体实力肯定没得说,但具体到某个专业、某个方向,是不是真的就比其他学校强出一大截?有时候名气响,不代表就一定最适合你。比如,有些专业可能排名没那么吓人,但在某个特定领域或者跟某个教授做研究,可能收获更大。
第二,纽约这地方,是加分还是减分? 在大都市,机会多,实习方便,文化生活丰富,这是好处。但反过来,生活费贵得吓人,诱惑也多,能不能静下心学习?对自制力是个考验。而且那么大的城市,有时候感觉人情味儿淡点,压力也大。
第三,所谓的“藤校”光环。 这东西,找工作尤其是第一份工作,可能有点用。但长远看,还是看个人能力。而且进去的都是学霸,竞争压力得多大?能不能适应那种环境?我见过不少小孩儿,在原来学校是尖子,到这种地方,心理落差大,反而不适应。
给亲戚小孩的建议过程
结合这些,我就跟亲戚还有那小孩儿聊。我没直接说好或者不就是把这些信息,好的坏的,都摆出来。
我跟他们说,你看,哥大牌子硬,专业强,在纽约机会多,这都是实打实的优势。但你也得想想,学费生活费顶不顶得住?去之后,那种高压环境受不受得?你具体想学的那个专业方向,哥大是不是真的就有你想跟的那个教授或者项目?
我让他们别光盯着“常春藤”这三个字,多看看具体的课程设置,教授的研究方向,甚至打听打听在读学生的体验。我还建议他们,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去校园看看,感受一下气氛。
后来那小孩儿又研究几个学校,选另一个也很不错但不在纽约的大学,觉得更适合他的性格和专业方向。我觉得挺选校这事儿,真不是光看名气就行的。
一点个人感悟
说到底,哥伦比亚大学肯定是顶尖学府,这点毋庸置疑。但它是不是适合所有人?那就未必。就像咱们买东西,不能只看牌子,还得看功能、价格、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这事儿也让我觉得,信息这东西,得自己去挖,去辨别。不能光听别人说就觉得一定自己的情况自己最清楚,脚踏实地去解,去比较,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
反正,那次帮着研究哥大的经历,让我对这些所谓的名校有更实际的认识。分享出来,也算是个记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