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我这“乔治英文”是怎么回事儿。这名儿不是啥官方叫法,是我自个儿瞎琢磨出来的,记录一下我自个儿学英语那点破事儿。
跟大多数人一样,我也雄心壮志,买一堆书,下好几个APP,想着怎么着也得把英语拿下。什么语法,词汇,背得那叫一个昏天黑地。结果?真要跟人张嘴,或者看个稍微复杂点的东西,立马歇菜,脑子一片空白,感觉之前背的都还给老师。
瞎折腾阶段
我就琢磨,这不行,学半天是个哑巴英语、睁眼瞎英语,那有啥用?我就开始瞎折腾。犟,觉得老路子走不通,就得换个道儿。
第一步,我就把手机语言给改。刚开始那叫一个难受,看啥都得猜,点个设置都得琢磨半天。但没办法,硬着头皮用。几天下来,还真就习惯,起码常用的那些手机操作对应的英文是咋回事儿,混个脸熟。
第二步,看动画片。对,你没听错,就是小孩看的那种。为简单!句子短,词儿也常用,语速还慢。我看的就是那个小猪佩奇,里面的乔治,话不多,说的都是最简单的词儿。我就想,我学英语,不就该从这种最基础的、最能表达意思的开始嘛“乔治英文”这名儿,就是那时候心里冒出来的念头,学乔治,说简单有用的。
我的“乔治英文”实践法
后来我就慢慢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土方法,核心思想就一个:够用就行,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
- 词汇:不求多,但求实用。遇到一个词,先不想着它的各种变形、搭配,就先搞明白最常用的那个意思,能在我想表达的时候用出来就行。比如学个“eat”,我就知道是“吃”,能说“I eat apple”就够,至于啥过去式将来时,后面再说。
- 语法:大概知道个主谓宾就行。复杂的从句?时态变化?先放一边。我发现,很多时候,就算语法有点小毛病,人家也能听懂。关键是敢说,把关键词蹦出来。
- 听力:还是从简单的开始,动画片、儿童故事。听不懂就反复听,或者看带字幕的。不求一遍全懂,听个大概意思,抓住几个关键词就行。
- 口语:这是重点。我就逮着机会就练。没老外?跟自己说。对着镜子,或者录下来自己听。不怕丢人,就怕不说。磕磕绊绊也得说。我发现很多时候,交流嘛表情、手势都能帮忙,语言只是其中一部分。
为啥这么干?
有一次,我跟一个外国客户邮件沟通个事儿。我当时憋好久,又是查字典又是套模板,写一封自认为挺“专业”的邮件过去。结果?对方回信问我好几个问题,明显是没太看懂我的意思。
后来急,我就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话,大白话,甚至有点中式英语,把事情一点点说清楚。对方秒懂!
这事儿对我触动挺大。我意识到,语言这玩意儿,是沟通工具。你整得再漂亮,别人看不懂、听不明白,那也是白搭。还不如学乔治那样,简单直接,先把意思传达到。
我这“乔治英文”就这么一直实践下来。它肯定不完美,甚至有点“简陋”。但对我来说,它管用。能让我看懂一些简单的资料,能让我跟人做最基本的交流,这就够。毕竟咱也不是要当翻译家,对?就是想在需要的时候,能用英语扒拉几句,别抓瞎就行。
这就是我捣鼓“乔治英文”的整个过程,记录一下,也算是个小小的里程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