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不知道咋回事儿,可能是手上项目清闲点,在家刷手机看球的时间多不少。正好那段时间老是看到掘金队的消息,还有他们那个教练,叫迈克马龙的。
一开始也没太在意,NBA教练嘛新闻里头多去。后来看着看着,发现这哥们儿好像有点东西。有场比赛转播,解说专门提到他,说他带队赢多少多少场,快赶上队史纪录,后来没过几天,嚯,真就破纪录,成掘金队史上赢球最多的教练。
这就让我有点好奇。
你想,带队拿冠军这事儿,确实牛。但能在同一支队干这么久,还一直赢球,熬成队史第一,这背后肯定不简单。虽然大家都说掘金强是因为有约基奇,那确实是核心大腿。可篮球毕竟是五个人的,教练没两把刷子,光靠一个球星也悬。
我的琢磨过程
我就开始琢磨,也没专门去研究啥战术板,那玩意儿咱也看不懂。就是看比赛的时候,刻意多留意一下马龙。
- 看他场边指挥: 有时候挺激动的,冲着裁判嚷嚷,或者对着球员喊话,看着挺有激情。但有时候,特别是关键时刻或者球队落后的时候,他又显得挺镇定,就抱着胳膊站那儿,或者把约基奇叫过来嘀咕几句。
- 看他和球员互动: 感觉他和队员关系应该不赖,特别是跟约基奇,不像有些教练和当家球星那样看着别扭。有种信任感在里头。
- 看赛后采访: 听他说话,感觉挺实在的,不怎么说空话套话。赢球会夸队员,输球也直接点问题,有时候还挺护犊子。
这种观察,也算不上啥正经“实践”,更像是一种习惯。就像你看一个剧,看久会琢磨里头某个角色的性格和行为逻辑一样。
一点小体会
琢磨来琢磨去,好像也没学到啥立竿见影的“妙招”。毕竟人家是顶级联赛的总冠军教头,咱就是个普通上班的,环境差太远。
但有两点感觉挺深的:
第一是坚持和耐心。 马龙也不是一上来就带队夺冠的,也是熬好多年,经历过起伏,慢慢把球队捏合成型。这让我想着自己手头的工作,有些事儿急不来,得慢慢磨,得有耐心。
第二是信任核心。 他围绕约基奇建队,给约基奇足够的信任和发挥空间。放到咱自己工作里,是不是也该更信任团队里的骨干,放手让他们去干?前提是得有约基奇这样的骨干才行,哈哈。
所以说,看别人成功的故事,不一定非要学到什么具体的招式。有时候,就是看看人家怎么做的,对比一下自己,能有点启发,那就挺好。马龙能成为掘金队史胜场第一人,确实不容易,背后肯定有咱们看不到的付出和门道。就当是看个热闹,顺便给自己提个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