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抽空翻翻以前的老比赛录像,主要是看安德森席尔瓦的。这哥们儿当年在UFC那真是呼风唤雨,绰号“蜘蛛”,确实形象,那打法,神出鬼没的。
我的琢磨过程
就喜欢琢磨。看他比赛,不光是看热闹,也琢磨他那些动作是怎么做出来的。特别是他那个巅峰期,简直就是艺术。我就寻思,这得练到啥程度才能有那样的反应和距离感?
我就慢放,一帧一帧地看。看他的步法,看他头部的晃动,还有那些冷不丁冒出来的打击。你看他打维托·贝尔福特那场,那个前踢爆头,太经典。我就琢磨,他是怎么判断那个时机的?
- 观察他的站架: 他站得比较放松,有点像跳舞,但随时能启动。
- 分析他的晃动: 看着好像没规律,但总能躲开对手的重击。
- 研究他的反击: 他特别擅长在对手进攻的间隙里打反击,又快又准。
尝试与感受
光看不练假把式,我也去训练馆里试试。我不是想学成他那样,那不现实,我就是想体验一下。结果?别提。
就说那个晃头躲闪。看着他做,轻松写意。我自己一试,要么晃动幅度不够,要么就是重心不稳,差点把自己晃倒。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还有那个膝撞,比如打里奇·富兰克林那两场,那个泰拳箍颈膝撞,看着凶狠。我也对着沙袋比划几下,感觉发力、角度、时机,都太难掌握。这玩意儿真不是看看就能会的。
后来看到他生涯末期,状态下滑,被人KO,特别是被克里斯·韦德曼终结王朝那场,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的。真是英雄迟暮。 感觉他后来打法有点被研究透,加上年纪大,反应和抗击打能力都下来。
听说后来他还去打拳击,跟那个网红杰克·保罗也打。这我就有点看不懂,感觉像是有点硬撑着,消费自己以前的名气。这只是我个人看法。
实践总结
琢磨安德森席尔瓦的过程,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格斗这东西,天赋和时机太重要。他的协调性、反应速度、创造力,很多是天生的。后天肯定也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
对我自己来说,这回回顾和尝试,最大的收获就是认清现实。人家那是顶级高手,咱就是个爱好者。看看热闹,学点基本原理,别总想着模仿那些神乎其技的动作。老老实实打好基础,练好自己的拳腿,比啥都强。 席尔瓦的比赛,就当艺术品欣赏,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