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那个戈登·拉姆齐,电视上老看他,做菜那个麻利劲儿,吼人那个凶,看着挺过瘾。心里就痒痒,寻思着咱也试试他那套呗,看看到底是咋回事儿。
准备阶段就有点蒙
先是找个看着还算家常的菜谱,好像是搞个什么意面还是炒饭来着,记不太清,反正号称“简单快手”。行,那就它。关键是备料,他视频里唰唰唰,东西都跟变戏法一样自己跑出来摆好。咱不行,得自己一样一样去买。
- 跑菜市场,得找新鲜的番茄,不能蔫儿的。
- 买肉,得特定部位,肥瘦还得讲究。
- 香料,什么罗勒、迷迭香,平时家里哪有这玩意儿,又跑超市找半天。
光是备齐这些东西,小半天就过去。这时候我就有点嘀咕,这“快手”是咋定义的?可能人家大厨的“快手”跟咱老百姓的不是一个概念。
动手开整,手忙脚乱
好,料备齐,开搞。学着他视频里的样子,先把锅烧热,热到冒烟那种。倒油,刺一声,油烟机嗷嗷叫。接着下洋葱、蒜末,快速翻炒,动作要快,姿势要帅!
心里想着他那句“速度!速度!”,这边切着番茄,那边还得看着锅里的肉别糊。电视里他一边做菜一边还能聊天,指点江山。我这儿?满头大汗,感觉厨房跟打仗一样。一会儿水加多,一会儿盐撒猛,一会儿又忘下一步该干
记得有一次,我学他煎牛排,说什么要封边,要用黄油、大蒜、香草浇上去。结果?锅不够热,封个寂寞;黄油下早,糊;那牛排,外面焦黑,里面半生不熟。吃着那叫一个一言难尽。
搞完之后的反思
菜是做出来,卖相嘛跟人家视频里那是两码事。味道,自己做的,硬着头皮也得吃完。收拾厨房又花好半天,油点子溅得到处都是。
我就琢磨,这拉姆齐的方法,在家里复制,真不是那么回事儿。他那是专业厨房,有助手,设备也顶呱呱。咱这小灶台,很多条件跟不上。而且他那套“高压”做法,追求极致效率和味道,对普通人来说,太累。做饭本来是为放松,结果搞得比上班还紧张,何必?
这事儿让我想起以前刚上班那会儿,总想学那些牛人,加班加点,追求完美。结果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效果也就那样。后来才明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法才最重要。做饭也是一个道理,家常菜有家常菜的做法,好吃、省心就行。偶尔尝试一下新花样可以,但天天这么搞,真顶不住。
拉姆齐的节目看看就图个乐呵。真要自己下厨,还是老老实实按自己的路子来,舒服自在最重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