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今天这话题——马刺三巨头,一下子把我思绪拉回去。说真的,一开始我对这仨人没啥特别感觉,就是觉得这球队打球,稳是稳,但不够劲爆,尤其跟当时其他那些飞天遁地的比。
那会儿我刚开始瞎琢磨着跟几个哥们儿搞个小项目,不是啥大事儿,就一个线上兴趣小组,大家分享点东西。我们都想着怎么搞得花里胡哨,怎么吸引眼球快。结果?乱七八糟,各干各的,没几天就吵吵嚷嚷,差点散伙。
就在那段时间,我电视上老看马刺的球。
看着看着,就有点不一样。你看那邓肯,永远一个表情,就那么稳稳当当地打;帕克,小陀螺一样钻来钻去,但节奏特别还有吉诺比利,是妖,可他那妖劲儿,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出来,不是瞎搞。
我突然就琢磨过来,人家这GDP组合,能一起拿那么多冠军,打那么多年(从02年算起都十好几年),靠的不是一两个人的炸裂表现,是那股子默契,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啥时候干。就跟那机器的齿轮一样,咔咔咔,严丝合缝。
我开始琢磨把这思路用到我们那小组上
死马当活马医呗,反正都快黄。我拉着那几个哥们儿,开个小会。我说:
- 咱别总想着搞个大新闻,先把自己分内那点事儿做好行不行?
- 定个规矩,每周该谁分享,提前准备,别到时候抓瞎。
- 内容不求多花哨,但求有点真东西,自己琢磨过的。
- 互相补台,别老想着抢风头。
一开始挺难的。
有人觉得没意思,太死板。有人习惯自由散漫,老忘事儿。我就像个老妈子一样,天天催,天天协调。那段时间,我真是把看马刺比赛悟出来那点“团队篮球”的精神,全用在管这几个人身上。
就跟波波维奇似的(当然我差远),谁状态不或者有点飘,我就得找他聊聊,把他摁回体系里来。谁做得好,也得及时给个肯定,让他知道这么干是对的。
过程挺磨人的,真的,比我自己吭哧吭哧干累多。但是,效果慢慢出来。
小组的分享内容质量上来,虽然不咋花哨,但都挺实在。组里的氛围也好不少,没那么多抱怨和争吵。就这么磕磕绊绊地,我们那个小破兴趣小组居然也稳定运行一年多。
后来小组因为大家工作变动什么的,慢慢散,但那段经历对我影响挺大的。就像看马刺GDP打球,你看他们2014年总决赛打得多那真是把团队篮球玩明白,每个人都是体系的一部分,互相成就。
现在再提起马刺三巨头,我不光是想起那几个冠军,更多的是想起那段经历,想起他们那种不显山不露水,但就是能把事儿办成的劲儿。有时候,最实用的东西,看着往往是最朴实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