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米希亚,那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呐。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可能是哪个节目又放她的歌,也可能就是夜深人静自己瞎哼哼,突然就对她那首经典的《Everything》又上头。
以前年轻时候,就觉得这歌好听,旋律抓人,米希亚唱得那是真有劲儿。现在自己年纪也上来点,再听,感觉就不一样,里面那股子力量和细腻,啧啧,真是够琢磨的。
心痒痒,就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能试试。毕竟卡拉OK也吼这么多年,虽然知道是天花板级别的歌,但总觉得,试试呗,万一?
开始我的“折腾”之路
第一步,找伴奏,熟悉旋律。 这个不难,网上随便一搜就有高质量的伴奏。我就先不开嗓,跟着伴奏哼,把每个转音、每个气息点都尽量听明白。光听她那个原唱,就感觉,嚯,这哪里是唱歌,简直是在玩弄气息和声音。
第二步,试着小声跟唱。 找个没人的时间,关上门,开始跟着伴奏小声地唱。不唱不要紧,一唱吓一跳。开头那几句还勉强能跟上,感觉还行。结果越到后面,尤其是副歌部分,那音高,那需要的气息支撑,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感觉自己就像个刚学走路的小孩,想去追一个跑车,根本够不着边儿。特别是那几个长拖音和高音爆发点,我这嗓子感觉随时要“劈叉”。
第三步,重点攻克难点。 还有点犟脾气。觉得不行,就非得搞明白为啥不行。我就把那几个特别难的地方,单独拎出来,反复听,反复试。比如那个 “You're everything~” 拉长音的地方,还有后面连续拔高的部分。
- 练气息: 我试着像网上说的,搞什么腹式呼吸。吸气,感觉肚子鼓起来,然后唱歌的时候撑住。练几天,感觉好像有点用,但唱到高音还是虚。
- 模仿发声位置: 听米希亚唱歌,感觉声音很集中,很有穿透力。我就琢磨她是不是用什么头腔共鸣之类的。自己就对着墙,或者在洗手间里(感觉那里回声能听清),尝试调整声音发出来的感觉,一会儿感觉像捏着嗓子,一会儿又感觉声音太散。搞半天,不得要领。
- 分解练习: 把一句难的歌词,拆成几个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唱准音高和感觉,再慢慢连起来。这个过程特别枯燥,真的,唱得我口干舌燥,有时候还把自己给逗乐,那跑调跑得离谱。
第四步,录下来听自己的“惨状”。 这是最打击人的环节。我觉得自己唱得还行的时候,录下来一听——我的天,简直是“车祸现场”。音准飘忽不定,气息跟不上,感情更是无从谈起,跟米希亚的原版比,那简直是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区别。
最终的“成果”?
折腾好一阵子,进步肯定是有一点的。至少对歌曲的理解更深,也知道自己唱歌的毛病在哪里。但是,要说能唱好《Everything》,那真是差得太远。现在最多也就是能在调上,比较顺地把歌词唱完,但离那种打动人心的力量感和技巧性,还有十万八千里。
这回实践,最大的收获可能不是唱歌本身进步多少,而是让我对米希亚这位歌手更加佩服。她能把这么难的歌唱得如此轻松自如,背后付出的努力和天赋,真的是我等凡人难以想象的。
现在我再听《Everything》,除欣赏,更多一份敬畏。也挺知道自己的斤两,唱歌这事儿,咱就图一乐呵,真要挑战专业级的,还得有那个金刚钻才行。不过这个过程本身,瞎琢磨、瞎尝试,也挺有意思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