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大伙儿聊聊我捣鼓这个“扎里”的经历,一开始看到这词儿,我也一头雾水,不知道是个啥玩意儿。后来网上查查,才知道,,原来“扎里”在有的地方指的是一种好看的裙子,彝族的,叫啥“丹红扎里”,听着就挺有民族风情的。还有的地方,“扎里”好像跟新疆的“馕”有点关系,那可是个好吃的面食,我以前旅游的时候吃过,香得很!
我就琢磨着,这“扎里”到底是裙子还是吃的?心里痒痒的,非得搞明白不可。先是从这裙子开始,我这人动手能力还行,就想着自己动手做一条试试。我找些布料,都是些红的、花的,学着网上的教程,一针一线地缝。你别说,这做裙子还真不简单,光是那些褶子,就折腾我半天。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我给捣鼓出来。虽然跟我看到的图片比起来,我这手艺还差点意思,但穿上身,还真有点那个味道,挺有成就感的。
裙子搞定,我又开始琢磨那吃的“扎里”。我想着既然跟馕有关,那就试试做个馕。家里没有馕坑,我就用烤箱代替。和面、发面、擀饼,然后放进烤箱里烤。过程还算顺利,就是这火候不太好掌握,第一个烤出来有点焦。不过没关系,多试几次总能成功的。等第二个馕出炉,金黄金黄的,看着就有食欲。我迫不及待地咬一口,味道还不错,虽然跟我在新疆吃到的还有差距,但自己做的,吃着就是香!
- 第一步,找资料。我先在网上查查“扎里”到底是个发现它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意思。
- 第二步,做裙子。我找些布料,自己动手缝一条,虽然手艺不咋地,但还挺有成就感的。
- 第三步,做馕。我用烤箱代替馕坑,试着烤几个馕,味道还不错。
总结
这一通折腾下来,我对“扎里”也有更深的解。不管它是好看的裙子,还是好吃的美食,都是咱们文化的一部分。自己动手去尝试,去体验,还真挺有意思的。下次有机会,我还想去实地看看,亲眼见识一下真正的“丹红扎里”,再尝尝地道的新疆馕,那肯定又是另一番体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